云南白药联合米雅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云南白药联合米雅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例

肖彦燕

肖彦燕(韶关市中医院广东韶关512026)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白药联合米雅(商品名,日本米雅利桑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酪酸梭菌活菌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在均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基础上,将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予米雅加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照A组8例:单用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照B组8例: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均治疗4周。观察三组患者腹痛及便血消失时间、总疗效、副作用出现率(包括内分泌失调、痤疮、肥胖、失眠、血压升高、伤口愈合延迟等),及3个月、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A组(75%),对照B组(87.5%),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B组的腹痛及便血消失时间最短,但出现副作用及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最高,三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米雅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确切,可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延长疾病缓解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云南白药米雅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026-0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1]。目前西医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为主,副作用及复发率高。笔者在口服SASP的基础上,应用云南白药联合米雅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8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初发型2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26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大便常规化验显示满视野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07年在济南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均经结肠镜及活检证实。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为19~83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为半年~16年。病变部位:单纯左半结肠段10例,单纯右半结肠段2例,乙状结肠至直肠段14例,全结肠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A组8例,对照B组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分期、病变部位等一般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三组患者均予SASP1.04/d口服,所有大便超过5次/天患者均予以蒙脱石散口服以减少大便次数。

1.2.2分组治疗:治疗组:米雅1克加云南白药4克溶解到生理盐水100ml中保留灌肠;对照A组:云南白药4克溶解到生理盐水100ml中保留灌肠,以上两组均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止痛药物;对照B组:庆大霉素16万单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混合到生理盐水100ml中保留灌肠,不用免疫抑制剂及止痛药物。排便后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灌肠保留时间1~2h,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饮食,并保持心情舒畅。

1.3观察指标

A腹痛及便血消失时间。

B疗效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1]

C副作用:包括内分泌失调、痤疮、肥胖、失眠、血压升高、伤口愈合延迟等。

D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检测数据均用(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随机三组样本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用Scheffe事后检验,三组疗效评定的比较用Ridit检验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检验。统计软件包:SPSS15.0统计分析系统。

2结果

表1三组病例腹痛、便血消失时间比较(x-±s)d

对三组腹痛及便血消失时间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证明三组的方差是同质的,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P分别为0.039及0.047,小于0.05,证明对照B组与治疗组、对照A组比起来有显著差异。

表2三组病例疗效比较例(%)

合并方差,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学两两检验,治疗组Ridit平均值最小,表示其疗效稍好,但统计学检验得到F=0.87,P=0.96,说明三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别。

表3三组副作用出现比较

治疗组分别和对照A组及对照B组进行卡方检验得到的P值分别为0.162及0.001(两个P值均由fisher’s精确概率双侧检验得),证明有显著差异。

表4三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例(%)

治疗组分别和对照A组及对照B组进行卡方检验得到的P值分别为0.019及0.005(两个P值均由fisher’s精确概率双侧检验得),证明有显著差异。三组均随访2个月至1年半,治疗组复发率始终最低。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该病多呈慢性、迁延性,病程长者有假性息肉,易引起肠狭窄,甚至癌变的可能。既往许多研究认为本病可能由于免疫、遗传、感染、精神、过敏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使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而导致。西医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抗生素类、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防止复发[2]。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有效成份5-ASA能抑制炎症免疫反应、抗菌,直接发挥粘膜抗炎作用[3];而皮质类固醇抗炎、抗免疫起效快、效果突出,所以氨基水杨酸类联合皮质类固醇成为UC内科治疗的基础。而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中又以SASP作为首选[4]。虽然西医治疗起效快,但副作用及复发率高的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的免疫学研究表明,UC的发病还可能肠道菌群长期失调,特别是产酪酸菌不足引起的肠免疫功能紊乱有关[5-6]。酪酸梭菌及其分泌的酪酸对人体主要有以下作用:1、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抑制病原菌,减少肠毒素发生;2、改变免疫调节状态,刺激肠道粘膜免疫力;3、保护和修复肠道粘膜;4、调节基因表达,通过抑制炎性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而抑制炎症反应。酪酸是肠粘膜能量代谢、再生修复和免疫平衡的第一重要物质。并且该菌耐热耐酸,通过消化道不失活,对多种抗生素有一定抗性,无任何毒副作用[7]。所以,酪酸梭菌理所当然成为了UC治疗的新热点。我国学者江学良[8]、王文杰[9]等通过研究对比,肯定了酪酸梭菌对UC的治疗作用。

通过辩证使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UC的一大亮点。云南白药是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的中成药,多年应用证实了其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愈伤、祛腐生肌的作用。多年来,国内学者以其单用或配合其他药物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确切。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未曾发现云南白药明确的抗菌活性及抗菌谱。本世纪初,Borody[10]等用益生菌给UC患者灌肠治疗,效果满意,开启了益生菌灌肠的先河。

基于上述理论,在口服SASP基础上,我们应用米雅配合云南白药,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方法治疗UC患者。此法可避免药物口服经过胃和小肠的损耗,使药物充分地与结肠病灶接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速溃疡面的愈合。治疗四周后,通过与同期治疗的激素使用组及云南白药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6%),激素组(75%),云南白药组(87.5%),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素组的腹痛及便血消失时间最短,但出现副作用及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最高,三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云南白药加米雅联合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确切,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延长疾病缓解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2]肛肠病学安阿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341-353

[3]次仁央宗,徐晓蓉,刘占举氨基水杨酸制剂的药理学与临床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年3月第9卷第2期33-36。

[4]NikfarS,RahimiR,etal.Ameta-analysisoftheefficacyofsulfasalazineincomparisonwith5-ASAintheinductionofimprovementandmaintenanceofremissioninpatientswithUC[J].DigDisSci,2009,54:1157-1170

[5]吴限.结肠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2):969.

[6]江学良.溃疡性结肠炎现代诊疗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71-84

[7]李雄标崔云龙.酪酸梭菌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第六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学术会议暨儿科微生态学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154-160

[8]江学良孙自勤权启镇.阿泰宁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7):1533-1535

[9]王文杰崔云龙王霖等阿泰宁对牛结肠黏膜蛋白诱发大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25-32页

[10]BorodyTJ,WarrenEF,LeisS,etalTreatmentofulcerativecolitisusingfecalbacteriotherapy[J]JClinGastroenterol,2003,37(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