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冬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冬梅

刘冬梅

德州市水利局通讯科山东省253014

摘要:水利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的品质。从现实角度来分析,小型的水利工程才是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个乡镇都会涉及到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因此其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因此,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就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介绍。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小型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定义为规模较小的、工程造价控制在五十万以下的、施工技术相对简单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从实际角度来分析,这类型的水利工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或者山区比较常见。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一般会受到施工技术水平、建筑资金、管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这些都在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1.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逐渐增大了对农业水利的建设力度,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形式不容乐观,目前只有一部分农村的地区对基础的水利工程进行了改善,大部分的地区还是使用的原来的水利设施,这对于农民主动展开农田灌溉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造成不利影响。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国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管理漏洞,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科学有效的工程规划

在部分农村区域,小型的水利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做引导,农民自发组织展开的,没有利用专业的项目规划人员对项目进行规划和建设,这也使得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出现随意性以及盲目性较强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小型的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无法保障,同时也会影响到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

1.2缺乏精细化的科学性管理流程

和一些大中型的水利工程相比,小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资金数额小、规模也比较小的特点,这也使得当地的政府对小型水利建设项目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再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时也大多表现为粗放型,无法进行精细化的科学化管理,项目的相关建设质量标准要求也相对较低。除此之外,小规模的水利建设项目是由施工承包公司承包下来再交付给施工的单位进行施工的,通常情况下,他们会聘请一些临时的施工队伍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那么工程的建设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还有的时候,小型的水利工程项目是由当地的村民展开施工的,他们的施工水平相对较低,建设的工程质量也比较差。

1.3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

在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资金主要是依靠两方面的来源,分别是当地村民进行集资以及国家财政部门进行拨款,有多个方面同时展开资金筹措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这也对小型的水利建筑工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型的水利建筑工程比较常见于山区或者农村地区,因为交通条件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也使得施工设备在运送到施工现场的过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施工的材料也无法及时运送到现场,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小型的水利建设项目质量上存在一定的漏洞,进而影响到其经济效益的实现。还有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存在资金不到位、材料不合格、管理漏洞等问题,对施工的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的工程开展到一半时就被迫停止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以及物力。

1.4工程的验收以及移交的过程不规范

小型的水利工程一般规模比较小,但是数量一般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这也使得水利工程存在施工点分散的特点,这样的项目特别不利于工程资金的集中,进而导致工程无法满足验收标准。

2.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优化

从管理方面入手,对小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强管理,提升建设项目的价值,使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目前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将来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朝着科学规划的方向前进。上面以一章节,我们对小型的水利建设项目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介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努力:

2.1明确产权的归属

对产权的归属进行明确,是对水利工程责任主体的确定。在水利工程完成相关的验收工作并且质量达标后,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归属权进行明确,同时对项目的相关移交手续进行及时办理,使得工程的主要责任单位得以有效明确。在对工程的责任主体进行确认时,首先可以利用工程产权拍卖、承包等形式实现对工程主体的落实,其次利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实现对工程责任主体的保护。针对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的主权,可以将其责任主体定为乡镇级的水利站。田间的水利工程责任主体可以有村民进行统一管理,使得工程的责任主体具有一定的使命感。

2.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对于任何建设项目来说,都是极其关键性的环节。为了在安全方面,加强对项目管理,那么首先可以加强宣传的力度,那么这可以使其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也可以防止水利工程受到外来人员的蓄意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对工程项目配套设施的建设上,比如水库的泄洪口等,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2.3工程建设管理

责任到人的制度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指定一个甚至几个负责人,保证专人专责。那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布局图,对小型的水利工程进行分类管理,对比较重点的工程项目可以实施重点挂牌的特殊处理,对这些项目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实行责任制的措施,确保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工程建设管理的项目内容,有效地实现责任的明确。

2.4加强在经费方面的管理

当小型的水利建设项目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工程项目的最终完结,后期还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维护,所以在资金方面需要考虑到后期维护的费用。那么如何在所有的工程经费中规划出维护的费用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这些经费可以依靠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人员或者单位获取,依据具体的受益范围以及收益的面积,来对受益方征收一定的建设费用,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其次可以充分借助水利工程发展基金的形式来实现资金的筹措,为后期工程维护奠定基础;同时也需要对义务工作的行为进行有效鼓励,受益方可以出局一定的人员来义务对水利工程后期进行有效维护。要积极践行“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做好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从而确保水利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小型的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基础性设施。所以,需要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创建出优质的水利建设工程。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那么就需要对相关的监督以及管理的体系进行建立健全,使得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发展,实现建设工程的合理性、透明化,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为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计鸿博.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研究[J].黑龙江水利,2017,3(01):47-50.

[2]刘兆梅.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7):68-69+76.

[3]田君海.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1):271-272.

[4]黄杏娟.融安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13(0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