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同伴互助”,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以学定教,同伴互助”,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林上都

林上都福建宏翔高级中学福建宁德355100

摘要:本论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法为载体,讨论了高效课堂的模式,通过四个重点——重学习环境、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探讨了高效课堂的有效性;提出了一堂好课的九个标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观点,让学生同帮互助,有效地推进课堂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效学习环境有效性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1.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能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1)创设动画情境。

(2)创设生活情境。

(3)创设故事情境。

(4)创设挑战性情境。

(5)创设游戏情境。

(6)创设发现情境。

(7)创设实践情境。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3.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4.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总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二、如何的课堂才是一堂比较好的课堂

我认为,一堂好课要符合下述九条标准:

1.能正确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科学方法、能力和非智力素质方面的目标。

2.能根据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的深广度和容量。

3.科学性正确,能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突出注意点。

4.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创设多维互动、多向交流的教学形式,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程度。

5.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相结合,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6.从多渠道及时和全面收集教学信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能精心设计好如何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有针对性,能揭露矛盾、激发思维。

7.根据本学科特点,能充分地、有效地使用教具,包括传统教具和现代教学媒体,在现代的网络条件下,从实际出发做好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运用。

8.教学语言表达准确、精练,启发性、逻辑性、条理性强,有感情和吸引力。

9.课堂效率高,教学效果好。

一位老教育家说过,要当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术,就是学术(专业知识)、技术(实验能力或使用各种教具的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刻苦学习,认真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多听课,多研究交流,努力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改革创新,就能达到三术俱备的程度,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马立安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J].成才之路,2009年,35期。

[2]张葵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