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品管圈活动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效果研究

黎秀兰蔡华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降低临床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提高肠镜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舒适度。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消化内镜室行肠镜检查的5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施行品管圈活动前分为对照组,施行品管圈活动后分为观察组,分析施行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9.46%)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度(92.6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等能力均较之前有较大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完善了结肠镜检查前患者肠道准备的健康宣教形式内容及方法,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及协调沟通等能力,提升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品管圈

肠道准备即对肠道细菌和食物残渣的清洁,是一种机械性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为规定时间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与规定时间内全部肠镜人数百分比。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的必备条件,为检查者提供了清晰的视野,使检查过程顺畅,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但临床护理人员对降低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表现及应对措施了解不全面,尤其在宣教方面,因此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减轻临床工作量,提高医护之间有效合作和创新能力,提升医护人员职业成就感有着重要作用[2]。我科护理人员于2015年2月—7月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消化内镜室行肠镜检查的5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5年2月至2015年3月行肠镜检查的28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4月-2015年7月行肠镜检查的2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162例,女性12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5±12.7)岁。观察组男性143例,女性79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4.8±13.4)岁。两组患者均排除肠镜检查禁忌症和完全性肠梗阻。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科学对比。

2方法

2.1成立品管圈小组

以护理部为核心,由9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并设立圈长和辅导员,有圈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策划与组织分工,同时联合内镜中心成立QCC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参加。经过召开圈会,将圈名定为常乐圈,并设计圈徽,圈徽是原创设计的,由两束橄榄枝围绕患者肠道组成的。品管圈的宗旨定为我们医务人员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希望呵护患者肠道,使他们健康自在生活。主题定为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

2.2确定主题及拟定活动计划

召开品管圈会议,圈员针对本科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待选题,通过脑力激荡法,小组全体成员从问题的上级政策,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等方面采用5,3,1分三个等级打分[3],总分最高者为本次要解决的问题,即主题定为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本次活动周期定为6个月,使用甘特图制定本期活动计划表,明确每个步骤人员分工及时间分配。

2.3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

调查2015年2月-3月我院消化内镜室行肠镜检查的287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列出特性要因分析图找出导致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因素[4],针对因果关系制作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原因因果分析鱼骨图,从患者环境药物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确立导致问题的四个要因:1、肠镜宣教不到位,2、缺乏肠道清洁标准,3、护理督查不到位,4、护士专业知识不强。

2.4目标设定

根据现场调查及回顾性历史数据分析,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此次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将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降低至9.55%。

2.5对策拟定及实施

针对肠镜宣教不到位、缺乏肠道清洁标准、护理督查不到位和护士专业知识不强这四个要因思考对策,全体圈员讨论出很对对策,按照可行性,安全性,圈能力等指标评价,选出针对性最明显执行力最强,有一定创新并具有长期可操作的对策。

2.5.1加强宣教,实施个性化宣教

根据实际情况在全科制定个性化宣教单,其内容包括肠镜前后饮食注意事项,肠道准备药物的正确喝法,以及简单明了的大便辨别图,这样可以大大加深病人的印象是病人的依从性大大增强[5-6]。

2.5.2加强护士专业知识,提升护士专业能力

(1)护士长制定相关知识培训计划开展读书报告,了解国内外肠镜最新进展从而指导肠镜工作。(2)护士长每月考核低年资护士对专科疾病宣教及流程掌握度,参与年度考评工作。

2.5.3加大督促力度,增加医护人员责任心

(1)建立特殊交接班本并进行班班交接,我科加强资深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帮传带教,做好宣教工作。(2)实行护士长-总带教-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四级督查体制,质控工作常态化,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做到赏罚分明。

2.6评价方法

(1)有形成果:记录QCC活动前后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镜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2)无形成果:QCC活动前后对每名圈员就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合作、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八个方面进行评分比较,每项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

2.7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中统计及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发生率、肠镜知晓率和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结肠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治的常用手段良好的肠道准备对医生观察病变至关重要[7],因此进行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十分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肠镜检查时间,还可以降低肠道疾病的漏诊率与误诊率。本次品管圈圈名命名为“常乐圈”其意义就是保护患者肠道,使他们轻松健康生活,制订了降低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的目标值,通过制定并落实改善措施后,完成了“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事件发生率”。

降低肠镜患者肠道准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可以提高患者肠镜过程的舒适度,也可以增加责任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制订了标准肠镜流程,增进了团队的协作能力,有利于临床护士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了专科护士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了病房及内镜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质量。为了巩固本次品管圈的成果,达到医院护理持续改进,我科制订了相关的巩固措施。将肠镜检查流程纳入标准化并在全院执行。通过对肠镜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率的监测,明确了质量目标和评价效果,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用更高的技术和更好的服务保证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乔燕,陈艳,沈爱华,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8):109-112.

[2]宋燕,汪景丽.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48-2250.

[3]徐岩,刘丹,谭刘婷,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肠镜前肠道准备合格率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5,39(6):718-719.

[4]杨柳,刘娟娟.品管圈活动减少肠道手术患者清洁灌肠次数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022):2804-2806.

[5]周军,姜秋红,孙巧凤.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普及水平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76.

[6]孙莉,庄长娟,张倩,等.品质管理圈活动对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007):539-542.

[7]许冬梅,马又嘉,舟伟,等.品管圈在提高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率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7):96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