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生命教育之弦,奏生命华彩乐章,地方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拨生命教育之弦,奏生命华彩乐章,地方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刘羽芬

哈尔滨市道外区教师进修学校刘羽芬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让课程改革充溢着新的生命活力,核心素养引领着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脚步。我区地方学科紧紧围绕“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这个主题,以提高小学地方学科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展示活动为平台,以校本、区域、团队研修为载体,展开基于专业发展需求、基于落实核心素养、基于优化课堂教学的培训、学习、研究、展示活动,活动要求教师们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对话学生的心灵,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本位,注重活动体验,注重情境创设,注重方法整合,注重资源开发,拓展教材空间,走进学生生活,寻找生命体验,追求学生生命的价值,真正拨响地方学科生命教育之弦,奏出地方学科生命教育的华彩乐章,让地方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教学开展回归学生学习本位,教学策略与方法灵活多样,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展真实的课堂

在每次活动中教师们都全力展现尊重生命本真的真实课堂,教师们从全新的角度诠释对地方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解,对核心素养理念做到精准把握,对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灵活多样,有思考、有创新、有突破,充分体现对学生进行自主发展和信息意识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1、方法灵活效果佳。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感悟法”、“实践操作法”、“绘本故事法”的教与学尤为凸显,注重情境创设,在情感共鸣中、绘本故事的启迪中培育核心素养,让学生身临情境中感知、感悟、实践、体验,课堂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独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回归学习本位,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2、同课异构展生命教育的精彩。

在区“同课异构”展示活动中,我区有两位老师进行了地方生命教育课例《我喜欢我自己》的同课异构教学。

案例1:第一位老师的《我喜欢我自己》一课灵动跳脱,突出一个“创”字,就是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结合本课各个环节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经历不同的情境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系列的体验感悟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大胆说,互相议来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做到了育人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取向,教学开展回归学生学习本位,体验式活动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案例2:第二位老师的《我喜欢我自己》一课清雅脱俗,最大的亮点是以活动、绘本故事为载体,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用绘本故事进行课堂教学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在愉悦视觉的同时收获真知,丰富情感,提升能力。本课以绘本故事《我喜欢自己》为主线,以主人公猪小妹引领的情境展开教学,以主人公猪小妹的言行贯穿全课。结合绘本故事情节特点,开展了与众不同、认识自我、照顾自我、调整自我四个递进的活动,每个故事环节辅以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并思考,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绘本环节带给学生教育的内在意义。

二、立足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展教师魅力,在动态生成中建构核心素养——展发展的课堂

1、立足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动态中生成。

团队凝心聚力下的课堂教学展示立足于课堂教学,精心构建富有特色的课堂形态,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引航。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时刻体现对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关注,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们紧紧围绕三维目标,注意了开发的度与量,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关注了活动式教学,关注了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全面性和达成度。教师们重研究重资源,找准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

2、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引导中展教师魅力。

教师们把课堂还给学生,站位准确,能够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特点,迅速整理反馈课堂教学,相机引导点拨,评价语言准确、丰富,展现出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有效驾驭课堂的能力。

生命教育课程犹如一曲动听的歌,教师们只有用心去拨这生命教育之弦,才能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地方学科核心素养也会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