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护理体会

/ 1

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护理体会

孙建红隋利娟于辉

孙建红隋利娟于辉(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6)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197-02

心绞痛是常见病。其病理变化,一部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人体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冠状动脉氧的供需失去平衡,于是诱发心绞痛。另一部分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近年来,硝酸甘油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和缓解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及顽固不稳定型心绞痛。除消除疼痛外,它主要改善血液动力学状况,减轻心脏前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目前常用剂型有:片剂,外用薄膜贴剂和静脉点滴针剂等。片剂可用于舌下口含,贴剂贴在胸前区。这两种均可使心绞痛缓解。对于频繁发作不能缓解的心绞痛患者,可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针剂进行治疗。此药血液浓度稳定,其半衰期小于2分钟,便于及时调整剂量,能较长期地维持疗效,控制顽固心绞痛的频繁发作。

例1:患者男,56岁。在入院前因每日发作心绞痛10~20次/日,每日口含硝酸甘油片剂2~8片,治疗效果不佳,因心绞痛频繁发作收住院。给予口服消心痛40mg/日,硫氮唑酮90mg/日,外贴硝酸甘油贴剂1贴/12小时,心绞痛仍频繁发作。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因此患者是变异型心绞痛)。后改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用法:初量10ug/min,用6天后增加药量至20μg/min。共计用药11天,心绞痛的症状明显缓解。停药后每日仅口服扩张血管药即可维持,一周内偶发心前区痛1~2秒,并很快消失。

例2:患者女,51岁。入院前17天,因劳累及与家人生气,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为刺痛,并向后背放射,10分钟后缓解,后又反复发作,在慢步行走、洗脸、刷牙和排便时郗有发作,平均3~4次/日,多时达7次/日;每次持续10余分钟,最长达30分钟。发作时口含硝酸甘油3~5分钟后,心绞痛大部分可缓解,但也有长达10分钟后才缓解,心电图显示ST段有下垂型下降。入院后,给予静脉点滴硝酸甘油10μg/min,用药后3天内发作心绞痛5次,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现将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体会报道如下。

一治疗前的准备

1.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介绍用药目的、效果。由于此方法输液速度慢、时间长,要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有思想准备,配合治疗。还要询问有无青光眼病史,有青光眼者慎用。

2.输液前后要测量血压,做对比观察。注意必须使用同一血压表,确保其一致性。

3.输液前后测脉搏、心电图,并详细记录。

二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

1.由于没有输液泵,用药浓度以每分钟滴速来控制。开始时一般为5μg/min,观察对患者是否有效,有无副作用。若无效,可加大用药剂量至10μg/min~50ng/min。输液维持时间一般为8~24小时。

2.治疗开始的10分钟内,要根据患者情况调好速度,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注意询问患肖有无头痛等反应。如果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可按调好的输液速度进行。这里,要注意防止患者和家属自行调整滴速。如例2的患者,在用药第5天时,自行加快了输液速度。结果,在输液后,突然感到心悸、乏力,头晕、胸闷。当时其血压由140/90mmHg降到120/70mmHg,脉搏96次/分。因患者以往有高血压病史,这时又无肢体活动障碍,心脏听诊无明显变化,心电图亦无明显改变,于是考虑是由于硝酸甘油静脉点滴速度过快,使静脉床急剧扩大,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所致。经给予吸氧,补充血容量等治疗,逐渐好转,后又观察了8小时,恢复了正常。因此,在调整好滴速后,务必告诉患者不要自行调节、加快输液速度,以免发生意外。另外,在治疗中当有副作用反应时,要及时停止静脉点滴。

3.可根据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的不同,灵活安排输液时间。如例1的患者,其心绞痛多在夜间发作。开始治疗时,是上午输液,下午结束,然而对其心绞痛的夜间发作并无明显改善。后改为下午2点开始输液,持续到夜间10点左右,病人夜间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患者频繁发作的时间之前给予治疗,可以收到预防(或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效果。

4.治疗中应定时巡视病人,随时观察输液速度,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耐心细微地做好护理。要设法减少和避免因输液时间很长引起的患者的情绪急躁。

5.有条件者,可以用遥感心电监护仪监测ST的改变。

三输液后护理

输液结束后,除了要测血压和脉搏,做心电图,做好记录之外,应嘱患者在床上休息片刻再下床活动,以防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