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与发展趋势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与发展趋势展望

李沅栗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10

摘要:近年来,创客空间以其“实验、创新、学习”的优势,不仅为个人及微小企业创业提供了崛起的契机,同时,也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更契合社会发展、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崭新的路径。创客空间的建设迅速在世界各地兴起,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态势。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变革已成为主旋律,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是助推人才培养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剂良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未来,具备条件的要转型,条件不足的也要变革,这是时代发展的驱动,是高校图书馆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创客空间

引言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是当前业界理论研究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创客空间不仅仅是技术导向的创新业态的时代标签,而且具有社会网络价值和文化引领功能。创客空间中的创新活动是助推人才培养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剂良方。当前,社会创新已成为诸多行业、特别是教育领域谋求发展的共同兴趣与目标,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对于教育创新发展所起的中介作用无法估量,但在其实际改造建设过程中纸上谈兵的多,实际操作的少,多囿于观念、条件或经验等主客观原因。

1“创客空间”概述

创客空间(hackerspace)是为创客们提供实现创意、交流创意思路以及实现产品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这一概念于2005年首次提出,其从创客空间的功能出发,强调了创客空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理场所,一个具有实验室、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交流平台”。创客空间需具有四个显著特点:(1)具备一定规模的物理空间,它的运营需依附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如图书馆、大学、社区中心、工厂厂房、仓库等,单纯依赖虚拟空间开展活动不能称之为“创客空间”。(2)有丰富的设备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绝大多数创客空间提供电力、计算机及网络支持,一些装备精良的创客空间还会根据创客需要,提供机床、电子仪器、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专业设备。创客空间内也会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和文献资源,为人们交流学习、知识创新提供保障。(3)能够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活动,创客们通常会在创客空间内进行个人项目的研究或者与他人开展合作,部分创客空间也会开设相应的课程供人们学习,帮助人们获取一定的技能。(4)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及资源的流通,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氛围,推动创造力的表达与分享。

2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情况

通过访问国内部分“985”、“211”高校图书馆官方主页、电话咨询或实地考察等几种调研方式,了解各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建设情况。经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对创客空间有一定的认知度,多数将空间服务定位于信息共享空间,处于初级数字媒体空间建设阶段,空间名称涵盖信息共享空间、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新技术体验区等。目前各馆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但都在以创客空间为平台,积极探索及打造适于本馆的新服务。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之上建立的创客空间、创意实验室,更强调通过提供技术和工具,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创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的交互式学习与小组协作式学习,在学习生产创作的过程中,创客空间不单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提供者,而是主动的参与全过程的智力服务者,例如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创客空间亦有提供创业类服务支持,主要形式有创业领域讲座、创业项目宣传、初创推广等。

3图书馆创客空间当前与未来发展建议

3.1运营团队构建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运营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支持。首先,需要有关领导对整个图书馆创客空间进行统筹管理;其次,图书馆创客空间还需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鉴于此,应充分利用我校的师生资源,向各个学院的师生发出人员征集令,从老师队伍里选取一批懂技术、精通管理的人员,承担创客空间运营管理、教学指导等工作,帮助创客们更好地了解创业项目和科研课题,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从学生队伍里选取一批学生志愿者,完成创客空间一些基本的工作,比如创客空间的宣传、室内卫生打扫、设备管理等;同时也要从图书馆中挑选一些优秀馆员参与到创客空间建设中,帮助用户查找文献资源,提供咨询服务,为创业项目进行专利检索,组织相关培训等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如果校内师生中缺乏这样的人才,可以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引入管理和技术人员。

3.2广泛寻求企业合作,保障创客空间有序运作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也应该动员各界力量,广泛开展企业或社会团体合作。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创建资金来源有多种,包括政府补助金捐赠款、图书馆财政预算、地方赞助商等。我国高校图书馆首先,应注重与校内各学院的合作,争取将创客空间打造成学院的第二课堂,吸引学院老师把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创客空间;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考虑与学校产学研基地或企业合作,邀请学科带头人或培训专员来图书馆对馆员及大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开学教学教研活动,共享资源与空间;最后,高校图书馆还可培养学生志愿者,让其对创客空间进行管理与维护,保障空间有序运行。

3.3资源共存的馆藏空间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载体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丰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献载体形态。如从持续时间最长的印刷型纸质文献,到前些年的缩微胶卷和磁盘光盘,至如今的光学与电子载体,以及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传递的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多媒体信息,展现给读者的是三维图形和绘声、绘色、绘形、会动的信息,逼真度远非纸质文献可比。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图书馆馆藏资源载体还会有新形式出现。高校图书馆所有的文献资源都可以被数字化,成为某种格式的“数据”,电子型馆藏资源等虚拟要素在图书馆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必须相信,虚拟实在的电子型文献决无把物体实在的纸质型文献完全排斥的可能,未来高校图书馆将是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并存、实体文献资源收藏空间与虚拟文献存储空间同在,两种主要资源载体并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的资源共存形态。

3.4鼓励文化艺术的空间

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来设置一个鼓励和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的空间,如博物馆、迷你画廊、音乐坊、艺术中心等形式。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改建的文化展示空间、影音播放空间、音乐鉴赏空间等文化艺术空间已成功践行。影音播放空间开展茶艺、鸡尾酒调制等艺术课程,免费播放影片,免费供师生进行多媒体教学、举办影视沙龙等。音乐鉴赏空间,为师生提供种类丰富的音乐资源,读者可以欣赏音乐、学习乐理、练习弹奏、做听音训练,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文化展示空间,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公益展览,开展书法、美术、服装设计、摄影、剪纸、楹联、小制作等作品展览和小规模演出。通过与收藏家和艺术家的合作,为广大学生读者提供一个跨文化的交流空间、新艺术创作的家园。未来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应为学习环境提供视觉和感官的刺激,促进创造性、想象力和知识关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客空间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实体场所,它把技术、知识、信息等结合起来,让用户通过对技术设计、科学实验的经历共享而学习。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已对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给予了大力支持,高校图书馆亦有能力、有义务积极建设特色创客空间,借以引领社会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助力社会发展,在新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和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宋甫,吴跃伟,韩晓雪,等.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综术[J].图书情报知识,2015(6):28-35.

[2]张希胜,曾小娟.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创客空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6(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