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土地工程建设,实现耕地保护目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加强金土地工程建设,实现耕地保护目标

高凯

黑龙江省龙江县国土资源局黑龙江龙江16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数量急剧增加,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加速推进土地整理成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唯一有效途径。“金土地”工程是指通过归并田土、平整土地、增厚土层、渠系配套、道路优化、开垦未利用耕地、修建中心村和聚居点、复垦宅基地等措施,增加土地有效面积,增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金土地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缓解了因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同时改善了土地质量,达到耕地数量和质量双重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加强;金土地;工程建设;耕地保护;目标

引言

针对当前我国国家建设过程之中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问题,介绍了土地工程建设的影响和重要性,分析了土地工程建设和耕地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进行土地工程和耕地保护的实际价值。

1实施“金土地工程”的作用

近5年来,某地区共实施“金土地工程”30余个,总投资约5亿元,整理规模达40余万亩,预计新增耕地5万余亩,“金土地工程”遍布全区30余个乡镇惠近百个行政村,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补充耕地数量,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项目区原有耕地大都存在零碎、坡度大、土层薄,田坎比重大等状况,通过爆破改土、坡改梯、格田整理、归并田坎、整治坡面水系等工程措施,有效补充耕地5万余亩,同时,通过移土培肥,有效增加土层厚度,达到土壤保水、保肥、保土、高产稳产的目的。二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通过田间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成“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高标准基本农田约2万余亩,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状况,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捷。三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建成,耕地地力的提高、基础条件的改善、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实施后的磴子河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一年单土地收入可增加100万元,人均收入增加千元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2当前在金土地工程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

2.1项目进行缺乏资金

金土地工程的进行资金主要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支出,,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水平,导致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工程难以开展。在这个体系的建设和运转的过程之中,要想高质量的实现金土地工程的建设,就需要将体系运行扩展至地区的县级以下各个部门,并在基层之中大量进行工程建设,设这些体系功能的完善和建设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经济支援。而这些建设要求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之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往往已经被占用,即便存在结余也不足以支持土地改造工程的进行。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影响了土地改造的进行,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来进行土地工程是不现实的,应当拓宽耕地工程的资金来源,以便于加快土地改造的进行。

2.2项目建设周期较长

金土地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在三到六个月左右,在这个过程之中,项目要经过项目立项、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等多项步骤,总的花费时间可以达到两到三年。在这些步骤之中,项目立项阶段占用的时间较长,工程的管理人员在立项过程之中需要完成项目施工选址、实地环境勘测、工程研究论证、立项规划以及工程预算编制等步骤,在一般情况下,项目立项过程需要花费一年左右时间,在这个过程之中,工程用量、设备以及新增的耕地数量都会影响到工程的实际进行质量,给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造成较大的影响。项目建设周期时间长使得在项目进行过程之中极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使得工程出现变更,对于工程建设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工程进行效率。

2.3项目管理配合程度较低

金土地工程项目的进行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在其施工过程之中还受到政府财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多个政府部门的参与使得工程的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不同部门的多级管理,且在管理之中缺乏配合,使得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影响了工程进行的效率和质量。多个管理主体的存在使得工程的财政资金以及施工材料供应存在问题,影响了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除此之外,在工程项目结束之后,工程的管理维护资金到位不及时使得工程管护效果不佳,造成工程实际效果较差。

2.4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不足

当前在金土地工程进行过程之中进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在土地整理工作之中进行管理,且用于管理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管理力量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进行的质量。金土地工程作为一种综合多个管理部门、多种技术的工程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当前的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工作质量亟待提升。

3加强金土地工程建设,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对策

3.1整合涉农资金,构建政府和市场双向互动型的运作模式

资金问题的解决是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关健。资金来源应在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渠道保障资金。目前,新的“金土地工程”管理办法已出台,“金土地工程”项目不在局限于土地整理,而是积极与挂钩项目相结合,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积极争取省投土地整理项目的同时,要有效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村村通”公路、沼气等涉农资金。除此之外,还应大胆探索实践,借鉴吸取成都市、德阳市、遂宁市等地多元化投资的宝贵经验,加强市场化运作,建立良性循环的投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努力构建政府和市场双向互动型的运作模式。

3.2加强横向联系,建立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与监督制约机制

“金土地工程”项目的实施涉及众多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统筹、互补、牵制的协调配合与监督制约机制,使这些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合力、发挥各自的职能。发改、财政等监督管理部门以监督者角色,在不参加或干预正常管理的前提下事前、事中适度介入,提高项目和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管理和监督效益。

3.3探索有偿使用制度,切实做好项目的后期维护与管理

积极探索工程设施有偿使用制度,用有经济收益的工程设施养护无经济收益的工程设施,解决工程设施管护的资金问题。项目竣工后,国土资源部门在将项目的工程设施移交给管护主体时,应签订移交协议,明确管护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落实管护措施并责任到户。对于易破坏的工程设施,可以采取“谁使用、谁管护”的方式,对易丢失的工程设施,可以派专人管护,用则安装,不用则拆卸保管,以切实做好项目的后期维护和管理,使“金土地工程”项目成为百姓满意并持续受益的惠民工程。

3.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任务的加剧,各地要保障专门的队伍从事土地整理工作,同时,定期对专业队伍开展培训工作,搞好示范及技术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土地整理专业队伍的技术和政策水平。

结语

耕地保护是“耕地红线”的保障,不仅要保障耕地数量不减少,更要保障耕地质量不降低,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金土地”工程建设,实现耕地占卜平衡,达到耕地保护的目的。在金土地改造工程进行之中,地方政府要保证工程的资金供应充足,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进行效率。施工企业也要定期对施工工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土地改造工程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7-11.

[2]李元.中国土地资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5:5-8

[3]丁洪建,吴次芳,梁留科.耕地保护理念的创新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7,(4):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