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小儿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

赵庆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造瘘患儿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肠造瘘术后患儿实施一系列的保暖.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科学护理造瘘口周围皮肤,健康宣教等措施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出现并发症13例(5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皮肤裂开,2例造瘘口周围皮炎,1例造瘘口回缩)。结论:正确科学的对肠造瘘术后进行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为Ⅱ期手术治疗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词】小儿;肠造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82-02

瘘肠造术是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此种手术方式是将小肠或结肠放在腹壁,缝合形成乳头,让肠道内容物通过近端造瘘口排出体外[1]。唐维兵等[2]分析165例小儿肠造瘘术的临床诊治过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5%。说明我国小儿肠造瘘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做好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科学的对肠造瘘患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探讨、总结小儿肠造瘘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现将本科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肠造瘘患儿术后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科室行肠造瘘术的30例小儿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d~13岁;其中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11例(37%),先天性巨结肠8例(27%),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20%),先天性肠闭锁3例(10%),其他疾病2例(6%)。

1.2方法

30例患儿在本科病房给予禁食、静脉营养、抗感染、新生儿给予暖箱保暖,同时给予监护及瘘口护理。

2.结果

本组3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出现并发症13例(5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皮肤裂开,2例造瘘口周围皮炎,1例造瘘口回缩)。

3.护理体会

3.1病情观察患儿术后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4~6小时,头偏向一侧,肩下垫软枕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患儿意识,发应,四肢末梢循环情况。q2h翻身,定时测量体温。室温保持在24~26℃或置于暖箱保暖,维持患儿体温在36.5~37.5℃,防止硬肿症的发生。

3.2营养支持

3.2.1静脉营养肠造瘘术后早期病人处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呈负氨平衡,胃肠外营养是主要的供应途径,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24h匀速泵人静脉营养液。

3.2.2胃肠内喂养肠蠕动恢复造瘘口排出粪便,腹部胀气消失后考虑经口喂养。指导患儿适量饮水或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避免牛奶,豆浆.甜食及患儿不经常食用的饮食,以免引起腹部胀气及不适。如大便稀薄可适当口服蒙脱石散收敛大便,避免水分过多丢失。

3.3造瘘口护理

3.3.1腹部体征及造瘘口的观察造口未开放前观察造口局部敷料,如敷料被污染及时更换,同时保持造瘘管通畅。开放造瘘后,注意观察造瘘口肠管血运是否良好,色泽红润,肠管有无回缩、出血等。同时注意腹部体征的观察,如进食3~4天没有大便排出,查看造瘘口有无狭窄或粪便堵塞。若患儿腹胀明显且有效胃肠减压不能改善,及时告知医生查看。

3.3.2皮肤护理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细致的皮肤护理,可以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擦洗造瘘口及周围皮肤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禁用消毒剂及强碱性肥皂液,防止刺激造瘘口处周围皮肤,破坏皮肤油脂保护层。

3.3.3造瘘袋的使用根据患儿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造口袋。用尺子量出造口基底的大小,根据其大小剪裁造口袋开口,使造口边缘与底盘开口间隙1~2mm。尽量减少使用化学性强及含药物的皮肤品,用清水或湿纸巾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待干或用棉签擦干。用保护膜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瘘口排出物含有大量消化液,对皮肤有侵蚀作用。一旦发现底盘渗漏,及时更换造瘘袋。

3.4并发症的护理

肠造口回缩:多见于单腔造口,加强观察外露管有无坏死.肠管紧张等。回肠造口应使用凸面底板加腰带,抬高造口基底部,便于排泄物收集。造瘘口脱垂:突出的肠管可见水肿,出血、溃疡、嵌顿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免肠袢露出过久坏死。造口狭窄:轻中度的狭窄可以扩张造瘘口,严重造瘘口梗阻的患儿可通过清洁回流灌肠维持排便,扩肛器对肠造瘘患儿行肠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治疗。造瘘口水肿:轻度水肿,注意卧床休息即可;严重水肿,可用50%硫酸镁或3%氯化钠湿敷,每天3次。造口周围皮炎:用15%氧化锌软膏或呋锌油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或使用新型的伤口敷料,如造口粉,溃疡粉和皮肤保护膜,可有效预防肠液、渗出液、粪便对皮肤的浸渍;其次要为患儿选择合适的儿童造瘘袋。

3.5健康宣教

指导家长喂养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示范正确更换造瘘袋方法与基础的皮肤护理,然后让家长自行操作,护理人员从旁指导。观察腹部体征.造口的排便量,性状及颜色等。学会识别造瘘异常情况,常见的并发症及简单的应对方法。衣着柔软,避免穿紧身裤,以免压迫摩擦伤口,影响血液循环。

4.小结

肠造瘘术是抢救生命,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但同时给患儿家长的生活及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若护理部不当,可有多种并发症,增加患儿痛苦,影响二次手术效果,甚至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科学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肠造瘘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宋丽丽,小儿肠造瘘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10月,10(29):214-215.

[2]唐维兵,徐小群,耿其明等.新生儿结肠造瘘术165例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