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安全性分析

朱丽郑彤刘琳何宁霞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对淋巴瘤患者接受培门冬酶联合化疗的安全性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展开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并对其病历资料及化疗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本组患者共接受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230例次。其中,40例(占80.0%)发生骨髓抑制,23例(占46.0%)发生凝血功能异常,9例(占18.0%)发生生化指标异常,3例(占6.0%)出现感染,2例(占4.0%)出现过敏反应,2例(占4.0%)出现静脉血栓,1例(占2.0%)出血,1例(占2.0%)发生胰腺炎。结论:采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对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时,不良反应临床可控,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淋巴瘤;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210-02

作为一种新型的门冬酰胺酶制剂,培门冬酶凭借使用操作方便、疗效可靠以及过敏反应少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但有关此种药物应用在淋巴瘤中的研究报告比较少[1]。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为例,就其接受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的安全性展开探究,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38.6岁;32例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8例为NK/T细胞淋巴瘤。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共接受230例次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其中,培门冬酶使用次数为1至7次,中位使用次数为3次。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生化等进行检查与记录。

1.2治疗方法

对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采取改良BFM-90方案对其展开治疗,包括VDLP及CAT,其中,VDLP的使用方法为在d8、15、22、29期间,应用长春新碱,剂量为1.4mg/m2,同时应用柔红霉素,剂量为30mg/m2;在d1至28应用泼尼松,剂量为60mg/m2;在d8、22应用培门冬酶,剂量为2500U/m2。对于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则接受培门冬酶联合GEMOX的化疗,在d1、d8应用吉西他滨,剂量为1000mg/m2;在d1应用奥沙利铂,剂量为85mg/m2,同时应用培门冬酶,剂量为2500U/m2。

其中,分3个部位向患者肌注培门冬酶,在给药的前半小时内静注10mg地塞米松以及12.5mg的盐酸异丙嗪,以避免超敏反应的发生。

1.3不良反应判定标准

参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常规毒性标准[2],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判定与分级。其中,不良反应一共分为5个等级,未发生异常为0级,轻度异常为1级,中度异常为2级,重度异常为3级,极重度异常则为4级。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来统计并分析文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χ2来检验组间的构成比,当组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也即P<0.05时,则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40例(占80.0%)发生骨髓抑制,23例(占46.0%)发生凝血功能异常,9例(占18.0%)发生生化指标异常,3例(占6.0%)出现感染,2例(占4.0%)出现过敏反应,2例(占4.0%)出现静脉血栓,1例(占2.0%)出血,1例(占2.0%)发生胰腺炎。其中,患者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具体如下。

2.1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WBC(白细胞)下降共186例次(80.9%),PLT(血小板)下降共177例次(77.0%),HGB(血红蛋白)下降共119例次(51.7%),Neu(中性粒细胞)下降共178例次(77.4%),详见表1。

3.结论

近些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以往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可获得确切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而对其临床广泛应用造成了限制[3]。

培门冬酶作为长效门冬酰的一种,除了保留了门冬酰胺酶生物活性以外,还可将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识别进行有效降低,且半衰期长,在促进药物疗效增强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过敏反应的发生。在本实验中,患者有着较高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80.0%(40/50),主要表现为三系下降,且3~4级不良反应的患者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为主。笔者认为这与T淋巴母患者通常并发骨髓侵犯以及化疗方案的强度存在关联。本组发生3例感染的患者就是并发骨髓侵犯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在经过升白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得到痊愈。

此外,在展开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中,一项主要不良反应为凝血功能异常。本实验中,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有23例(占46.0%),主要表现为APPT、PT延长,以及纤维蛋白原下降。本研究中,发生出血的1例患者为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经监测,发现其凝血酶中的APPT及PT发生明显延长,给予输血及药物止血等操作后,出血得到停止。此外,2例(占4.0%)出现静脉血栓,发病部位均为PICC置管处。当前抑制的大多数凝血因子的合成均位于肝脏中,而培门冬酶会降低肝脏细胞合成蛋白的功能,在减少凝血因子合成的基础上,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在使用培门冬酶时,应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进行严密监测,为防止发生出血,必要时还可延缓此种药物的使用。

在肝功能指标中,白蛋白下降为主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达到41.7%(96/230),而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异常升高发生率约为15%,异常程度以1至2级为主。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由于白蛋白降低而出现浆膜腔积液。通过对本组50例患者展开护肝、退黄、输注白蛋白等对症治疗,均得到好转,且未有一例出现对生命造成危害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通过对淋巴瘤患者展开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平凌燕,郑文,王小沛等.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安全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2(46):3257-3260.

[2]胡聪玲.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8(03):1570-1571.

[3]彭志强,董涵之,双跃荣.含培门冬酶的化疗方案治疗淋巴瘤的安全性分析[J].江西医药,2016,51(06):50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