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画面形象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运用画面形象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李俊

李俊(宝钢集团八钢公司宣传部新闻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22)

中图分类号:G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319-01

摘要:电视的第一属性即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电视,在电视新闻中,文字只是画面语言的一种补充手段。因此,电视形象在电视这一媒体传播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电视新闻记者利用手中的摄像机准确拍下最能说明问题、最精彩、最具魅力和最具说服力的画面影像,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成为支撑电视媒体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电视新闻;拍摄;影像;特写;光线;起幅;落幅

电视新闻记者目前基本上是彩排分工来进行。在采访中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各负其责而又密切配合,所以文字的运用和画面的配合尤其重要。如果只注重文字而忽略画面效果,不但容易形成文字和画面两张皮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降低了电视画面视觉的主导作用,也就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电视画面的视觉功能,从而使电视新闻画面形象的视觉功能有所减弱,由此,也使电视新闻的直观性、真实性、贴近性、可视性受到影响。要避免这一问题,电视新闻记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特别是在采访中,摄像记者对充分发挥电视画面形象这一语言的特殊作用,电视摄像画面基本知识和技巧的精细把握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视新闻记者首先要掌握景别在电视画面中的语言作用

电视画面的景别是由远景、近景、中景及特写等组合而成,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画面语言功能和作用。因此,景别是组成电视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电视画面节奏感和连惯性的脉络和框架。它能将观众的视觉思维和思想感情于无形中紧紧吸引,并产生共鸣。景别可细分为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远景具有展示现场轮廓、线条影调,没有细节,大全景可以展示新闻现场事件宽广场面和环境,使观众对事态发生的现场产生第一感性认识。

全景表现的范围比大全景略小,可展示新闻事件中人和物的整体面貌。中景以事物的局部大部分面貌或人大半身为主,可表现出新闻事件中部分动态情节,揭示物与物或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使新闻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事态更进一步清晰的展示在观众面前。

近景的表现力较强,它以新闻事态中主体人物情绪和幅度不大的动作或新闻事态局部发展动态来展示主题思想,能把人物心灵深层的思想感情或新闻事态发展局部细节有效表现出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可视性。近景取景以事物的局部或人物的半身为取景标准,能清晰的表现事物局部面貌和人物的头部、面部和上半身轮廓动态。

特写镜头以事物或人物更小的局部来表现,以人物上半身和头部取景为标准,能鲜活清晰的表现事物更小局部的动态或人物面部表情细节变化,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强烈的视觉感受,是电视画面语言的升华。

大特写是画面语言中最特殊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画面语言升华的最高峰,取景一般以人物的眼睛、一只手占据画面为原则。大特写镜头是画面景别独特的语言,主要在特别强调某些事或物局部更细小的细节时才使用,能给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

各种景别虽有不同的表现力,但在新闻中都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形成连续的、有机的画面语言,于无形之中将新闻发生的事实通过画面景别和镜头的组合,将新闻场景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景别的有机相连,既可以清晰叙述新闻事实发生的过程,也形成了电视画面独特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二、电视记者要掌握画面构图

没有构图,就没有主题,构图决定画面的主题是否突出,是否准确。拍摄距离、角度、高度、方向、光线、色彩及影调等手段的运用和选择,是决定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因此,构图的根本任务是表现主题,而主体的突出表现又靠构图的完整和准确来实现。

在构图中,电视记者应注意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

(一)拍摄方向的把握。

即以正面、侧面、正侧面方向拍摄表现主题,使画面生动活泼。

(二)拍摄角度的把握。

即以平视、俯视、仰视三种角度来表现主题,使画面产生不同的的空间视觉效果。

(三)拍摄距离及前后景的把握。

即利用距离的远近和画面前景、中景、后景的衬托来展现空间透视的纵深感,突出主题。

(四)线条的把握。

即运用线条的延伸来表现主体的结构、方向、轮廓特征,产生层次及立体感。

(五)起幅与落幅的把握。

起幅是一幅画面的起点,落幅是一幅画面的终点。在拍摄时起幅和落幅都要保证有五秒以上稳定的画面延续时间,特别是在新闻现场运动拍摄过程中拍摄,如果画面没有起幅和落幅,不但难以使用,即使使用了也会给后期编辑带来麻烦,剪辑出的画面不但没有稳定感,画面和画面之间连接更不会有流畅的连接效果,新闻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当然,这种没有起幅和落幅的画面并不是完全不能使用。如果用的巧妙,用的贴切,反而更能增强现场的真实感。

三、电视新闻记者要充分掌握光线在画面中的运用

光是构成电视画面语言景象的灵魂,没有光便没有一切。色彩、线条、影调、景别的空间和物体的轮廓等任何物体形象的再现,都是光造就而成的。光线除了照射方向、角度、反差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画面主题拍摄和表现力以外,还具备心理影响作用。

光线分自然光和灯光两大类,自然光即室外太阳照射的光线或阴天散射光线,一般分五种:

1.顺光:即太阳照射到物体或人物正面的光线叫顺光。顺光的特点具有亮度大、明朗、朴素,反差弱、色饱和度高的特点和感情色彩,照射在物体或人物身上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平淡、朴实、亲近。缺点是主体在画面中无阴影,物体或人物表面缺少层次、立体感差。顺光非常适合用于反差较强的景物。

2.侧光:太阳光线是从人物或物体正面的左右侧面方向照射而来。侧光的特点具有使人物或物体产生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效果,这种光线使画面中的人物或物体被照射面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反差对比鲜明,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强,被摄主题形象得到很好的表现和塑造。

3.逆光:太阳光从人物或物体背后照射下来,能清晰的勾勒出主体的整体轮廓线条,增强局部反差,是主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得到更加完美的表现与塑造。

4.顶光:光线从主体顶部照射下来,这种光线不适宜用来表现主题形象,只适用于远景、大全景或全景来表现宏大场面,且宜用俯角进行拍摄。

5.散光:散光一般在阴雨天或阴天产生,散光没用方向性,照射在物体上表现出层次平淡、反差低、色彩晦暗,所以散光非常适用于反差强的物体进行拍摄。

电视画面的景别、构图、光线、影调、色彩是构成电视新闻画面形象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拍摄技能。掌握和娴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但能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的可视性,也可使电视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增强,同时也能使电视新闻画面增添几分艺术魅力,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和可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