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民性的媒体化释解与传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公民性的媒体化释解与传布

邱亚东

邱亚东

乌兰浩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137400

摘要:“建筑公民性”是建筑文化发展至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时代符号,具有高度人文性、社会性。基于建筑传媒对于建筑公民性的释解与传布价值,如何透过“公民建筑”理念对于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进行剖析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现通过分析建筑公民性的概念及意义,尝试从传播渠道、审美趋势及公众力量几个方面出发,阐释关于建筑公民性的媒体化释解与传布功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公民性;媒体化释解;信息传布

引言

建筑作为与公民息息相关的重要生活载体之一,曾被定义为“延展人体温度控制机制的努力”,这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奠定了“建筑公民性”这一概念的基础[1]。媒体与建筑的共通性在于文化传递,且联系紧密,自西方文艺复兴起,媒体便成为建筑理论传播的重要媒介,为建筑文化的传递与渗透提供了重要渠道。建筑文化飞速革新的当前,媒体效应在其中的传播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媒体优势完成建筑形象的有效加工便显得至关重要。现根据“建筑公民性”的主要特点,将其媒体化释解与传布路径大致概述如下。

一、建筑公民性的概念及特点

建筑公民性即建筑当中与公民群众相关的部分,尤以公共建筑、社区住宅建筑等建筑类型为代表,总的来说,体现公共利益与人文关怀的建筑类型统称公民建筑,这类建筑在建筑文化发展至今后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现代化建筑符号。

从建筑公民性的主要特点来看,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重点更多集中于公众的使用需求层面;(2)公民代表可参与设计规划当中,民众意见具有较大的表达空间;(3)注重功能空间与精神空间的构建,同时注入人文性、公众参与性,致力于达成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2]。

二、建筑公民性的媒体化释解与传布

(一)以媒体为传播渠道,传达建筑公民性理念

媒体作为信息载体的一种,与建筑文化的共通点在于“类大众媒介”,且媒体文化与建筑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通常需要遵循相应的大众媒介规律,也因此奠定了建筑公民向的媒体化释解与传布价值[3]。“大众媒介”概念形成以来,建筑文化得以进一步向大众传递,公民开始对建筑产生“可参与”意识,为“建筑公民性”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媒体在作为建筑公民性传播渠道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拟态环境”能够给人以真实的空间感受,使人置身于仿建筑设计环境当中,从而直观地感受建筑理念的传达,即媒介效应在其中的具体传布应用。但同时,这类释解与传布形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众对于建筑的误解。例如,当“拟态环境”在通过建筑这一媒介使设计者与使用者产程连接时,双方的不同标准、不同侧重点、不同审美习惯等差异都将造成理解上的错位。同时,在大量媒体渠道的广泛传播下,为赚取足够话题度,部分媒体选择一味强调感官刺激,忽略了本质层面的民生需求,公民建筑理念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曲解。要从根源上优化建筑公民性的媒体化释解与传布质量,还需进一步普及现代建筑文化及其内核,同时着重提升媒体素养,加强建筑知识储备建设,防止在释解与传布过程中造成偏差的出现。

(二)以理性为审美趋势,传播话语文化权介质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时代的审美趋势,属于一种话语文化的介质。在以往的“话语文化”当中,建筑审美趋势更多倾向于理性主义思维,这与参与者的专业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媒体介质大量参与建筑文化的当前,以感性为审美趋势的倾向逐渐形成,人们接触的“图像文化”在媒体时代下兴起,各类缺乏深度的建筑文化、建筑信息开始涌向,在改变了话语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建筑文化的审美趋势。受“建筑公民性”特征影响,民众不可避免地需要参与到公民建筑的评价与调整当中,而在缺乏建筑专业支撑的大量参与者涌现状态下,建筑设计行业的传统格局将受到一定冲击,甚至形成全新的媒介生态系统[4]。因此,建筑公民性的良性传布应当以审美趋势的适当扭转为支撑,如利用新的“媒介生态系统”来提高建筑文化传播的话语权,使大众在信息交换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建筑文化探索当中,适当剔除盲目感性因素,致力于理性干预手段的设计。同时,借助媒体的公信力量,推动公民建筑向着更为民主、人性的层次发展,并尝试将话语文化适当转移,渗透“生活美学”概念,摒弃过度追求功能性或审美价值的传统风格,构建两者兼而有之的现代化公民建筑格局,完成“建筑公民性”价值的再提升。

(三)以公众为主导力量,渗透公民性建筑理念

媒体作为各类社会行为的提倡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公众力量具有一定主导性,在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可完成公民性建筑理念的进一步渗透。受市场经济形势影响,各类以“公民建筑”为噱头的建筑类型实则流于表面,本质上未真正关注民生需求,使用者难以感知其“公民性”所在。改进过程中,媒体可高度利用公众的主导价值,尝试打破建筑行业话语权壁垒,从实质上关注民众需求,将公民性建筑理念传达到位,促使公民性建筑文化得以重新构建。“公民建筑”基本概念提出以来,“走向公民建筑”被作为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口号,其目的是倡导社会性强、品质卓越的建筑文化,在空间和建筑的维度上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并摊动中国社会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公民空问一公民城市一公民社会”的发展路径[5]。由此可以窥见,人文关注与公众利益始终是“建筑公民性”关注的重点,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也必将延续这一路线,在提升建筑质量的同时倾注人文内涵,致力于公众力量的理性参与及高效利用。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公民性的理念表达需要经过媒体化释解与传布,这也是两者相互衔接、相同流通的一大契机。实质上,媒体传播在建筑领域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建筑内涵的传达,对于建筑公民性的释解与传布可作为各自领域的格局拓展节点,用于公民参与意识、文化意识的培育当中,实现公众精神的进一步革新。

参考文献:

[1]杨涛,郭文乐.走向公民建筑之人的参与性思考[J].城市建筑,2016(14):224-229.

[2]顾孟潮.与古为新的公民建筑—冯纪忠先生建筑文化精神的启示[J].建筑,2016(05):58-61.

[3]许赟,阳旭.传统的未来——从大乘建筑到公民建筑[J].城市建筑,2017(20):190.

[4]黄忠免.走向公民建筑——中国建筑师的公民建筑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16(03):13-23.

[5]潘飞.“公民建筑”理念的媒介性释解:基于公共传播的视角[J].新闻界,2017(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