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皮肤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中药对皮肤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苗素芹

苗素芹永城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河南永城476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对皮肤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70例皮肤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数字单双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研究组则应用中医辩证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皮肤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中药;效果【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55-01

过敏性紫癜(HSP)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出现的一种变态反应,导致广泛无菌性小血管炎症发生,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出现较高通透性及脆性,由此产生渗出性出血及水肿症状。在皮肤及黏膜累及较为多见,有的也会出现在胃肠道、关节和肾脏部位。此疾病大部分属于自限性病症,存在较高反复发作性或累及肾脏功能,造成延迁不愈。因此选取合理治疗方法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选取70例皮肤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析中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70例皮肤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7-13岁,平均年龄(9.12±1.10)岁;年龄病程2-60d,平均时间(12.3±8.2)d。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过敏、抗感染,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予以针对性治疗,腹痛时可予以654-2注射液0.5mg/kg静滴;应用维生素C100-200mg/kg静脉滴注。出现严重消化道病变、紫癜性肾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例如地塞米松等。

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患者发生风热伤络症状是需按照疏风清热,凉血活血原则治疗,主要应用银翘散加减,药方主要有连翘、二花、薄荷、淡竹叶、防风、、黄芩、牛蒡子生地、玄参、紫草、赤芍、丹参、川芎、地肤子、水牛角、徐长卿。患者出现血热妄行症状是一般依据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原则治疗,药方主要为犀角地黄汤加味,包括水牛角、丹皮、生地、赤芍、紫草、黄芩、玄参、丹参、紫草、川芎、徐长卿、地肤子、甘草。患者出现阴虚火旺症状时主要依据滋阴降火,凉血化瘀方法治疗,药方主要为知柏地黄丸加减,包括熟地黄、知母、黄柏、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川芎、旱莲草、丹参、紫草。患者出现气不摄血症状时,主要依据健脾益气摄血原则治疗,药方主要应用归脾汤加减,包括药物生地、黄芪、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川芎、丹参、紫草等。患者合并湿热症状可加入蒲公英、石韦、车前子、萹蓄等;患者合并明显血瘀症状可加入积雪草、丹参、红花、水蛭、桃仁、鸡血藤等[2];合并湿浊症状可加入黄连、大黄、蒲公英、附子等;合并腹痛症状可加如佛手、香橼皮、白芍、砂仁、木香等;合并关节肿痛可加入秦艽、二花藤、牛膝、桑枝等。两组患者均治疗15天,治疗过程中均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尽可能不用香燥、辛辣、鱼、虾、蟹等腥味食物。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皮肤紫癜、腹痛及镜下血尿均消失,关节肿痛完全消退,大便潜血呈现阴性,1-3年未复发;好转:皮肤紫癜明显减少,临床腹痛、关节肿痛症状得到一定缓解,血尿好转,大便潜血呈现阴性;无效:皮肤紫癜呈现反复发作或肾功能原则损坏现象[3]。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应用。

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中医认为,患者饮食不当或有外感风热毒邪,浸淫腠理,深入到血液之中,使得脉络遭到损害,血溢脉外,或瘀血阻络,血无法归经,流于皮下产生紫癜。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主要为:致敏蛋白质及其他大分子变应原作为抗原,对机体产生刺激性从而产生抗体(IgG)[4],其与抗原相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血管内膜大量沉积,使得补体受到激活促使中性粒细胞出现游走、趋化及相关炎性介质大量释放现象,从而产生血管炎性反应,而且此种症状出现在皮肤黏膜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同时,有的患者会累及肠道、肾脏及关节腔等处的小血管[65]。经研究可知,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者病理机制情况对患者予以辩证治疗,基本方主要依据凉血解毒、活血祛风原则,并使之予以到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提高微循环作用,具有抗过敏,抗感染效果,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预后质量,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具有明显治疗效果。总之,对皮肤过敏性紫癜实施中医辨证论治,对患者具有较明显治疗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1]孙香娟,向红,常克.逐瘀汤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30例[J].光明中医,2011,26(3):493-494.[2]任小红,成永明,余伯亮,等.中药免煎颗粒剂配方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791.[3]邵小梅.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J].吉林医学,2010,31(11):1497-1498.[4]任艳君.四根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8例[J].陕西中医,2010,31(7):828.[5]段晓征,冯晓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6):512-513.[6]杨洪娟,庄克生,卜彤文,等.刺络疗法与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对照[J].中国针灸,2010,30(6):44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