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一起精卫中心甲型H1NI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璧山区一起精卫中心甲型H1NI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罗媚

罗媚

(重庆市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40276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精卫中心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评估防控措施效果,为控制特殊环境特殊人群甲型H1NI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例生活居住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对部分病例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对病例进行核酸检测。结果:该起疫情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发生流感病例67例,罹患率为22.87%,3次采集22份现症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其中20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强报病意识,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措施,是预防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病患者

【中图分类号】R1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301-02

流行感冒(Influenza)以下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1]。2018年1月20—28日,重庆市璧山区精卫中心发生67例流感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证实该疫情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为了解精卫中心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探讨防控措施与效果,现将该起疫情调查处置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现场调查资料,包括流感样病例个案调查、精卫中心基本情况、病房分布、餐饮卫生等情况。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部分急性期患者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采集咽拭子,在冷藏(4℃)条件下24h内送检,由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重庆市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病毒网络实验室)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核酸

1.2.2病例诊断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卫发明电[2009]188号),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的判定为流感样病例;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的,判定为确诊甲型HIN1流感病例。

1.2.3统计分析将所有相关资料采用Excel2010录人数据库,使用SAS8.0进行统计,根据暴发调查的流行病学理论,采用的分析指标包括暴发疫情的分布、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描述与统计。

2.结果

2.1基本情况

璧山区精卫中心隶属璧山区一个综合性医院,为独立病区,占地总面积约为2400平米,共设5层楼。当时共有精神病住院患者293人(男187人、女106人),医护人员31人、陪护4人、保安1人。病人主要居住在2~5楼病区,2~3楼为男病区,4~5楼为女病区,男女病区分别有餐厅一个,患者在走廊排队打饭。每层楼设有病房8~12间,医护办公室各1间(均位于每层楼的中间),厕所1个(位于楼层左侧),5楼有一间活动室,白天面向所有病友开放。整个病区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为了防止病人发生不安全行为门窗均进行加固,通风条件有限,卫生条件较差,病人居住拥挤。

2.2疫情情况

1月22日20:40,璧山区疾控中心接电话报告,2月5日结案。患者67例(实验室确诊20例,流感样病例47例),罹患率22.87%(67/293),重症4例,无死亡病例,均为精神病患者。

2.3流行特征

2.3.1首例病人陈世会,女,43岁,患者于2018年1月20日发病,主要症状发热(39℃)、咳嗽和乏力,当日主治医生诊断为“感冒”,对其进行抗病毒和对症治疗。

2.3.2时间分布2018年1月20—28日,共发生67例流感病例,疫情持续9d,罹患率为22.87%;1月23日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20例,占病例数的29.85%。详见图1。

图1璧山区精卫中心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时间分布

2.3.3人群分布67例流感病例均为精神病患者,年龄在18~75岁。男女性别比1.48:1;男、女患者罹患率分别为21.39%(40/187)、25.47%(27/106)。

2.3.4病房分布住院病区2~5层楼均有病例,其中2楼报告发病数最多(22例),占总发病数的23.16%(22/95)。病例楼层分布详见表1。

2.4临床特征

67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100%),其中伴有头晕的45人(67.16%),乏力的22人(32.84%),咳嗽的12人(17.91%),头痛的4人(5.97%),咽痛的2人(2.98%),流涕的1人(1.49%),呕吐的1人(1.49%)。出现4例重病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在3~7d内痊愈,病程中位数为5.3d。

2.5实验室检测

67例患者中,分3次共采集22份患者急性期的鼻咽拭子,20份呈现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阳性率90.91%。1月22日,采集现症病例鼻咽拭子标本10份,经重庆市永川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其中8份为甲型H1N1流感核酸病毒阳性,阳性率达80%;1月25日和1月26日共采集现症病例鼻咽拭子标本12份,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12份全部为甲型H1N1流感核酸病毒阳性。

2.6控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针对特殊人群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一是从区人民医院安排医生现场指导对病人的治疗,重点关注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及时将重症病例转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诊治;二是调整患者病房,将流感病例集中就地隔离治疗;三是对配合度不好的精神病患者耐心解释,帮助控制焦虑和冲动,让其接受治疗和护理;四是培养患者自理能力,注意个人卫生;五是采取多种消毒措施,使用移动等离子空气消毒机(全区紧急调集)定时消毒,为防止副作用严格把控过氧乙酸和含氯制剂消毒用量,紧急安装抽排风扇,关闭娱乐室,暂停探视,病人只进不出;六是开展监测,根据病例定义主动进行病例搜索,入院加强症状评估,发现可疑病例首先隔离住院,防止传染源进入病区;七是多次采集典型病例样本送国家网络实验室检测,进一步核实疫情。

3.讨论

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活动的高峰[2],甲型HINI流感是当前主要感染人的流感病毒之一[3],由于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使得甲型H1N1流感发病快,传播迅猛,在人群聚集地区尤其容易暴发,其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拥挤程度有关[4]。

精卫中心医护人员匮乏,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视度不够,报病意识低。精神病患者依从性和生活习惯差,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5],导致精神和身体状况差。精卫中心条件受限,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消毒措施不够,通风不畅,增加病毒传播机会。患者没有接种流感疫苗,导致了此次精卫中心H1N1流感暴发疫情。

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采取及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得以迅速有效控制,证实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精卫中心这种特殊环境特殊人群中暴发流行时及时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疫情控制的速度和效果。提示在精卫中心这种特殊环境特殊人群处置疫情时应因地制宜对患者隔离治疗、多种消毒方法并用与病人主动监测等综合措施,加强精卫中心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同时在流感流行季节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议政府为特殊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对特殊人群预防流感的传播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詹思延.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王寅,周明浩,霍翔.扬州市2010—2013年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5):25-29.

[3]李航,鲁植艳.美国近期严重流感疫情引发的思考[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8,1(3):5-7.

[4]来孺牛,金国萍,王亚南.绍兴市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76-78.

[5]祝漫琴,彭珍珍,李焕德,原海燕.抗精神病药诱导体重增加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2,10(7):5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