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目标的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内部控制目标的新思考

关红霞

关红霞

(郑州市上街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南郑州450041)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1

一、对内部控制的理解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内部控制。其一,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为达成某种或某些目标而实施。其二,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目的而进行的过程,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使企业的经营依循既定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其三,内部控制不是某个事件或某种状况,而是散布在企业作业中的一连串行动,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分,与经营过程结合在一起,使经营过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监督着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进行。其四,内部控制深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企业控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其五,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既对其所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其六,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所有人而设立和实施的,企业内部会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

二、内部控制目标的分项探讨

(一)战略目标

一个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制定战略,并将该战略分解成相应的子目标,再将子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业务部门、行政部门和各生产过程。在制定战略时,管理者应考虑与不同的战略相关联的风险,将风险偏好和企业的战略结合在一起,这样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战略目标很自然成为基础目标的基础。

(二)经营目标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是企业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企业视其经营的效果与效率为生命,因为只有提高了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才可能言及其他目标,所以期望内部控制经营目标实现是企业内部自发的一种本能。

(三)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标

对外部使用者来说,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同样,企业内部管理者依据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达成正确决策和管理的目的。

(四)法律规范的遵循性目标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必须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必须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其经营活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和事项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这里的法律规范也应包括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或经营处理的业务惯例而制定实施的办法、规则、制度等。

(五)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护资产一直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内部控制结构的定义中,保护资产不再是一个主要目标,而是控制程序组成要素的一个子集。保护资产安全,对资产所有者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个产权多元化的环境中,其作用更为突出。

(六)防错和舞弊

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经营活动复杂且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错误是难免的,虽然不能彻底消除这种错误,但借助一个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为消除经营中的错误提供合理保证,从而尽量使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最小。

三、内部控制目标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内部控制的未来展望:一是第三次经济革命——集中战略性控制;二是风险的全球化,整体风险的控制;三是层级组织的解体与自我引导式控制;四是技术专有程度的又一轮高峰——自发团队型控制;五是后工业时代内部控制的基础特征:自控制为核心的战略整体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生态性”问题

在新经济条件下,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包括三方面:一是在组织内部努力形成一种积极演化的机制;二是在组织与环境的结合上,努力把组织建设成一个生态系统;三是在整个社会中,努力使组织成为整个社会规则的主要矛盾,提高组织的影响力。

(三)内部控制目标层次性问题

内部控制第一层次的目标是防弊纠错,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与真实;第二层次的目标是保障经营活动的合理合法,保证法律法规的遵照执行;第三层次的目标是为提高单位效益和效率服务;第四层次的目标是提出完善公司治理,服务公司创造价值,保护单位中个人的安全与价值。现有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都可列入这四个目标层次之中。

(四)内部控制与商业道德、文化底蕴

商业道德是一种由善良和商业习俗演变成的人们应该遵守的商业行为规范,并不是法律规范。提高商业道德,必然涉及到商业道德标准的判断问题,即价值取向问题。怎样让内部控制行为的骨子里流淌着道德的血,怎样让其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潜意识呢?王军副部长在2006的讲话中指出:“以制度为保障,文化为底蕴,高度重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加快建立防错纠弊机制和稳定发展机制”,这很有指导意义。我国著名管理专家成思危先生指出:“管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验管理,就是凭借经验;第二个阶段是科学管理,就是运用数量的方法和计算机等工具辅助管理;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管理,就是利用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来管理。

四、对内部控制目标的重新思考

总结以上内部控制发展的历程,分析对各个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思考,我们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对组织在特定环境下针对特定目标做出的保证规范或所采取的措施和程序。从内部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受“学习型组织”和“自律管理”的影响,自控制必然是一大方向。

内部控制目标的变化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关键反映,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内部控制目标不是静止的,是动态源于企业目标的变化;二是内部控制目标是分层次的;三是这个目标不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而是派生于企业系统整体有交叉性和企业目标的目标体系;四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是由多个独立但又有交叉的目标构成的;五是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实施与发展的一系列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但是,对几个主流框架进行分析后发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带有浓厚的“机制性”(或更准确的说是“规范机制性”)特点,如果将这些目标划入“硬性”范畴的话,我们同时也需寻求“软性”范畴的目标。将老子的“无为而治”应用在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可称为“无为而控”,以“无控控有控”应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德鲁克的“自律管理”以及现在热门的自控制正是向其迈进的表率。文化和道德管理应作为内部控制的一大目标,在其他机制性规范失效时,道德也许成了内部控制最后一道屏障。文化对组织行为、人的行为的影响是让人难以琢磨的,就像血液一样,千万不要感染病毒。在一个组织中,对财务、人力、物力、规章、制度等方方面面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界定的同时,我们不应而且不能忽视这些“软性”因素要达到的目标。事实上,不少失控的案例的发生并非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而是该制度形同虚设,没有执行导致的。那么,怎样将其纳入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呢?

五、“无控性”目标的引入成为必然

无控并不是不做控制,而是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引导组织和人的行为,最终使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大禹治水在疏而不在堵”就是这个道理。实现“无控性”是一项长期工作,而“无控性”同样也具有动态性、层次性、派生性、其他目标的交叉性和人的行为影响性等五大特征,一个刚柔并举的目标体系应该是一个趋于完美的目标体系。需指出的是,“无控性”在层次上应从属战略目标,而在理念上却超越其他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在内)。

参考文献:

[1]朱荣恩等编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宜霞等著.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