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片可以长期服用吗?

/ 2

布洛芬片可以长期服用吗?

张洪艳

张洪艳

新津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布洛芬作为当前解热镇痛药品行列中受众最广的非处方药品之一,其抗炎止痛效果极佳,是感冒发烧等患者首选的药品,且布洛芬相较同类型药物比如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等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因此布洛芬已经成为市面上解热、消炎、镇痛药物的代表。但布洛芬片可以长期服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布洛芬片特征分析

布洛芬即有效前列腺素所合成酶抑制剂,其对治疗轻度到中度的人体机能疼痛效果显著,比如常见的肌肉痛、头痛、痛经、关节痛、牙痛、感冒等都有着良好的缓解作用。最开始布洛芬主要是应用于各类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及较为严重的骨关节炎治疗,随着时间推移临床经验的不断增加,对其最大剂量的试验使得其能够治疗适应症不断拓宽,继而使其使用范围和应用受众群得以全面提升。

二、布洛芬片使用要求

布洛芬片虽然属于良性药但对其使用时仍旧要谨慎,必须明确不同患者个体间的差异会对布洛芬使用标准及所取得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比如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鼻息肉患者必须谨慎使用布洛芬,尤其此部分患者是第一次使用布洛芬时,必须注重布洛芬所存在的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的风险;与此同时患有中度、重度哮喘人群要禁止使用布洛芬片;且肾功能不全、血友病、出血性疾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水肿患者、红斑狼疮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孕妇、非甾体抗炎药过敏患者也都不适合使用布洛芬片。除此之外患者在使用布洛芬片时必须配合医师合理制定用药计划和服用剂量,防止无节制滥用药物的状况发生;以此使布洛芬片治疗效果能够充分得到发挥[1]。

三、布洛芬片可以长期服用吗?

布洛芬片是不可以长期服用的。其虽然属于良性解热镇痛药物但仍需按照剂量和规范服药节点进行服用,比如用药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5-6小时的间隔期,一日服用两到三次为最佳,治疗发热症状最好控制在服用3天左右的剂量,而用于止痛时最好控制在5天以内。近年来医学界做了大量调查统计表明布洛芬片长期服用对人体所造成的健康风险危害是极大的,比如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相应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研究调查结果证明,长期的、持续性的服用布洛芬片进行解热镇痛患者,罹患心脏病以及中风的概率会因此而提升三倍。

与此同时瑞士伯尔尼大学研究工作人员,对11万患者共计30余项临床试验分析,发现长期服用布洛芬片患者心脏病发作以及心脏病死亡风险也会显著提升;且近年来美国《时代周刊》也表明布洛芬片疗效是极为突出的,但其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长期服用布洛芬片也会直接导致相应患者群出现肾功能衰竭情况,最新的美国《医学年鉴》明确给出了具体数据,在持续性服用布洛芬片人群中,有1%人群会因此出现肾功能衰竭症状。因此总体来看,在实践期间长期、大量服用布洛芬片无疑对人体有着较大健康危害但,偶尔服用布洛芬片则不会出现相应问题。

四、服用布洛芬片专业指导

在服用布洛芬片时必须重视其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布洛芬片搭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会会增加肾毒性作用,直接致使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状况发生。且布洛芬片不能和阿司匹林混合服用,当前大部分老年人本身就有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隐患,因此会采取周期性的少量服用阿司匹林降低血栓发生的概率,但阿司匹林本身是通过抑制相应环氧化酶来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布洛芬片则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其本质上也可以达到抑制环氧化酶的效果,服用布洛芬片同时还有服用阿司匹林就会使得两种药物共同竞争抑制环氧化酶,造成布洛芬片以及阿司匹林整体服用效果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情况发生。

且布洛芬片坚决不能够与酒、咖啡、碳酸饮料等刺激性物体共同服用,其会直接对患者胃黏膜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咖啡中的咖啡因以及碳酸饮料中类似可乐所含有古柯碱都会直接破坏人体胃酸分泌平衡性,继而加剧布洛芬片对相应患者胃黏膜毒副作用,诱发胃穿孔严重并发症;而布洛芬片与酒同服则会增加患者消化道溃疡概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2]。

布洛芬片本身不宜用于普通发热,而是用于控制持久高热的症状,针对儿童服用布洛芬片仍旧要从其机体差异角度入手,比如西方儿童本身由病毒性感染所引发高热现象如果服用布洛芬片,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瑞氏综合征,因此在西方医师也很少选用布洛芬片对儿童进行退热,大部分都是以扑热息痛为主。

在东方尤其中国儿童,普遍很少会发生瑞氏综合征因此针对持续高烧不退的儿童患者则可以直接选取布洛芬,其控制退烧时间能够达到6--8小时,且在39℃以上高热退烧效果较之扑热息痛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儿童进行布洛芬片服用时,家长必须配合医师,谨遵医嘱的进行合理配药,避免见到儿童发烧便对其服用布洛芬片,导致重复用药、错误用药、长期用药的情况出现,造成儿童救治不愈同时为后续就医指导增加难度。因此注重医嘱要求,规范布洛芬服用频率也是其治疗效果能够完全得以体现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李宏力,文爱东,刘文星,贾艳艳,李磊.扎托布洛芬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事,2015,29(07):734-737.

[2]庄连彬.RP-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含量[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9):2638+2654.

作者简介:张洪艳,新津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毕业于四川大学,本科学历,擅长药学相关,致力于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等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