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点、线、面”教学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提高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点、线、面”教学模式探讨

陈芳

四川乐山市市中区水口中学陈芳

目前,农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是:第一,学生学习不主动,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厌学懒学数学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二,学生学不得法,上课听讲抓不住重点、难点,课后不能及时复习巩固和总结,不能寻找知识间的联系.第三,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轻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学习不求甚解,不少学生只满足于怎么做,而疏于重视解题过程和演算书写,结果往往是学习流于肤浅,导致了农村学生数学成绩整体不好的局面.针对农村中学生的这些学习现状,我在长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适合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点、线、面结合“四化”教学法”起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个教学方法就是:布好点,牵好线,控好面,点线面结合;示范化,问题化,过程化,合作化,“四化”有效教学,相得益彰.

一、布好点

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起点,把握好重点,巧妙的突破难点,抓住学生学习的反馈点.

1.设计好起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所谓“起点”就是教学导入设计,如果设计得科学得当,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之中,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古语说得好: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数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结合实际创设情境,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知识的情境之中.

2.把握好重点,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重点就是数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数学最基本的知识,是构建数学知识大夏的基石.重点是课堂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的地方,也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地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老师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老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巧妙地突破好难点,教给学生数学学习方法

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穿插演示法效果相当不错.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画图、反复操练、学生示范讲解等方法.有时,在同一堂课上,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能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消化理解.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教会他们利用迁移规律,通过类比,转化学习新知识,如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应充分利用转化思想,通过消元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即把“二元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

4.确定好“反馈点”,重视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的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等课堂反馈出信息及时作出客观判断,并给予客观公证的评价,使其辨明正误,分清优劣,激发动力,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如果在课堂行将结束时,把引领本堂课的定理、公式、法则等知识的下一步悬念反馈给学生,还会得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二、牵好线: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才会有高效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牵好线,搭好桥.

1.牵好情感线

情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情感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教育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是一项教育内容.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消化剂.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中要落实“情感性目标”,怎样才能得到这一目标呢?首先,师生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场”.“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要树立威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让学生从内心接纳老师,在行动上靠近教师,从思想上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其次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线”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心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一致,你还用得着愁学生听不明白,学不懂吗?

2.牵好生活线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以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分析、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学会和积累思维方法,有时还能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惊人的创造精神.要让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关键在于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数学为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经济类问题”,“环境保护类问题”,“工程类问题”等,既能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牵好知识线

农村中学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层次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不少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起来都很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利用每一节课特别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从每一个知识点开始,把基础知识串成线,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培养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三、控好面

数学课堂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有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开展课堂教学,从不同的面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收益面也越来越广泛.

1.控好活动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出发,设置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组织和控制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学生活动.在数学互动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组织和控制好学生的活动面的方法,可以从“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问题”“将你一军”等设置数学情境开始,也可以从数学知识小竞赛、问题讨论等开始,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生活中去寻找数学问题情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控好能力面

农村中学数学成绩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数学的能力差,因此,重视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的数学能力,就成为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培养数学交流能力,英国文豪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佊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自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我们每个人将各自有两种思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满丰富的交流,学生就可以获得多重效益.从长远观点看,学会交流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新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能力.

其一,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要让“数学交流”走进每一节课堂,不要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应该加强数学知识的沟通与交流,展开对数学知识的讨论、理解、整理和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

其二,还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儿童课后的自我归纳和整理.他认为学习过的新知识没有经过儿童的自我交流归纳,就很难做到真正掌握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和引导好学生在课上的自我交流,把每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及时进行回顾和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网络之中,建构起新的知识网络体系.

其三,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此过程中形成创新能力,实现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互逆题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学会全面的思考问题.第四是培养观察能力.如果对自身周围的空间形式,数学关系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缺乏观察力,其认识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老师应精心选择学生身边的数据,让学生分析并用以解决问题.

其四,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做到手脑并用.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培养以上几种能力,才能真正体现数学是应用性工具的特点.

3.控好素质面

数学素养是指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科学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以及逆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素养是一个社会概念,它包含了数学知识、数学操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一节数学课,对学生素质的教育培养,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控好面和度,适可而止.

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投注很多的精力和心血.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坚持“点、线、面”模式教学,我们就一定能改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难的现状,充分激发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一定会能改变农村中学学生数学成绩差的现状,实现全面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