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探究

赵明玲

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人民医院1531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炎采用抗生素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子宫内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联合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15%(34/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28/3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6%(5/35),两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子宫内膜炎患者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少,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抗生素;安宫黄体酮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患者会出现下腹痛、发热、白带增多,血白细胞升高等临床症状[1]。临床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不孕、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相关性。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临床上有采用抗生素结合中成药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重点探究针对子宫内膜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岁~38岁,平均年龄(28.72±2.36)岁;病程1个月~11个月,平均(6.12±2.14)月。试验组年龄21岁~36岁,平均年龄(29.01±2.36)岁;病程2个月~12个月,平均(6.37±2.11)个月。2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研究均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签字同意;均无药物过敏史,无合并代谢紊乱者,无处于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无合并严重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案,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治疗,初次给药甲硝唑15mg/kg,剂量为7.5mg/kg,给药间隔时间1次/8h;将1g头孢曲松钠溶解至250ml葡萄糖溶液中,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2次/d,共治疗1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经期后口服安宫黄体酮,1次/d,共治疗2周。每一经期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将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白带恢复正常,月经正常,恢复到发病前;显效:治疗后患者并未痊愈,但白带基本恢复正常,月经情况基本规律,并未痊愈;有效:白带趋于正常,或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并未痊愈;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明显的加重或需改用其他方式治疗。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临床疗效

试验组联合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15%(34/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28/3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P<0.05

2.2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症状比较

治疗期间,试验组出现头晕1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恶心1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4.2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症状为白带增多,呈脓血性,有恶臭,下腹疼痛等。不及时给予治疗,炎症可向下蔓延,发展成子宫肌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子宫内膜炎严重可导致不孕不育。针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利用抗生素。通过利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消灭病菌,但是长时间的治疗容易导致病原体出现耐药性,想要利用西药治疗实现治愈有一定难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7.15%(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8/3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其临床疗效一般。临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炎有一定疗效。安宫黄体酮为孕激素类药,无雌激素活性,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与孕激素收集结合拮抗雌激素,从而促使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安宫黄体酮能够让已经感染的子宫内膜彻底脱落,消退深部基底层的炎性反应,有效抑制内膜前列腺素的合成[2]。其中的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3]。临床显示,抗生素联合安宫黄体酮的最佳治疗时期在患者经期阶段,通过在经期开展治疗可有效清洁空腔环境,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血栓性静脉炎、过期流产、妊娠患者接受安宫黄体酮治疗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临床上需严格使用该药,特别是对于妊娠期女性,禁用此类药物。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内膜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其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文璐.子宫内膜炎患者采用安宫黄体酮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甘肃科技,2018,34(14):141-142.

[2]周建华.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06):105-106.

[3]张艳霞.子宫内膜炎应用抗生素与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8,16(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