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省丫山地质遗迹保护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对安徽省丫山地质遗迹保护浅谈

任军

任军RENJun(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芜湖241000)(TheSecondInstituteofHydrologyandEngineeringGeologicalInspectingofAnhuiGeologicalProspectingBureau,Wuhu241000,China)

摘要院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丫山地质遗迹保护的分析,提高了对地质公园的认识,让更多的人热爱地质公园。

Abstract:Thispaper,throughtheanalysisoftheprotectionofYashanMountaingeologicalrelicsinAnhuiprovince,enhancestherealizationforgeologicalparkandmakesmorepeoplelovethegeologicalpark.关键词院地质公园;保护;遗迹Keywords:geologicalpark;protection;relics中图分类号院X14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5-0293-020

引言安徽省丫山省级地质公园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地理位置为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为了更好的进行开发和保护,已编制《安徽省丫山地质遗迹保护设计书》,以便对丫山地质遗迹实施保护治理。

1地质遗迹类型丫山地质公园是以典型的岩溶地貌为景观,集洞、湖、崖、林、瀑、泉于一身,是安徽省岩溶地貌体系最完整、岩溶地貌景观最美的地点之一,同时分布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大量的地质构造活动痕迹和三叠系南陵湖组标准地层剖面。按地学类型和保护价值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地质旅游资源,即:奇特造型的石牙、石林、洞穴等岩溶景观;地下河、岩溶湖、瀑布、泉等水文地质景观;有地学研究价值的岩溶洼地、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景观。

1.1石牙群、石林地貌景观丫山地质公园以其丰富的岩溶石牙、石林而闻名于省内外,石牙是由于降雨形成的地表水流,沿着层面或裂隙流动,长期刻蚀、溶蚀,而形成高低起伏形态各异的石牙。园内石牙、石林的形状可谓千姿百态,怪石嶙峋,似禽似兽,形象逼真,或憨态可鞠、或凶猛异常、或如仙矗立、或似农夫耕耘。园内怪石遍布各处,如大神龟、蟾蜍观天、犀牛望月、百猴朝圣等更是妙趣横生。

1.2洞穴景观丫山地质公园溶洞密布,大小有90多处,初步查明29处,其中较著名的有神仙洞、燕倪洞、海王宫、海龙洞、蛤蟆洞、冷风洞等,他们的发育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制约。洞内岩溶堆积物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成为一道道壮丽的景观图画。

1.3岩溶地下河龙井:龙井位于渭湖村西北侧,海拔187.5m,由于民间传说该暗河为龙井怜悯该地村民无表1地质遗迹区划分表水之苦,自岩石间涌出该暗河,故名龙井。该井水清辙透明,长年流淌,泉水淙淙如古琴轻弹,悦耳动听。更为奇妙的是随着天气的变化,一天涨潮数次。龙井四周植被较好,入洞口顶有三棵挺拔的梓树,树龄有百余年,当地人称三柱香。

1.4瀑布三叠瀑、珠帘瀑、九华初步(瀑)。

1.5南陵湖南陵湖位于南陵湖自然村的北侧,为一典型的塌陷湖,海拔高度212m。湖泊占地面积20995m2,水质清澈,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群山环绕,林木葱郁。

1.6泉水龙潭泉、珍珠泉、太白泉。

1.7岩溶洼地公园内岩溶洼地较发育,主要沿北东、北西向两组裂隙呈串珠状分布。

1.8化石丫山二叠系、三叠系化石极为丰富,对研究丫山一带二叠系、三叠系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有些产于特殊地段的化石,其本身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考古价值,如分布于二叠系地层中的菊石化石(图2);在燕倪洞、海王宫洞穴内中挖掘出的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等。因此,燕倪洞可能成为又一个地质考古的宝库。

2地质环境条件区内属于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夏热、冬寒,气温季差大,区内光、热、水资源丰富。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6益。清晨空气凉爽。这种特殊的气温特征,为旅游区开发夏季避暑度假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丫山地质遗迹主要为喀斯特地貌景观,石牙、石林、岩溶洼地、溶洞、落水洞、漏斗、地下暗河等分布范围广,同时,旅游区是著名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面积近万亩,省内外誉有盛名。景区内资源组合较好。旅游区牡丹与石林的有机结合,是当地人们在数千年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花中有石、石中有花的独有资源特色,此情此景堪称中国一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石、花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丫山的开发得到了市、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中也增强了保护意识。2007年2月13日,丫山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丫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同时,保护工作也列入了议事日程。

虽然丫山地质遗迹保护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开发与保护方面,人们往往重视开发而忽略保护,使一部分地质遗迹未能更好地得到保护,甚至造成一定的破坏。

4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充分收集调查区地质遗迹资料,开展园区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查清各种地质遗迹的类型、分布范围及所处的地质背景条件,建立地质遗迹保护数据库。根据有关地质遗迹调查的资料,在丫山省级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规划,根据地质遗迹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将地质遗迹划分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的保护区(表1)。

5社会尧经济尧环境效益评价开展丫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可以使人们充分认识、了解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珍贵性,并激发人们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和地质环境的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达到支持和保护丫山地质公园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具有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及科学教育的场所。因此,丫山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随着丫山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目前,公园内的旅游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因此,随着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实施,丫山的旅游经济将呈现快速的发展,也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丫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实行分级保护的措施,可以较好的调整园区的布局与建设,控制新景区的无序开发,为建立公园良好的生态保护区,加强公园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景区的绿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通过地质遗迹的保护,有利于公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园地质遗迹点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使公园的山更青、水更绿,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另外,公园内的相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同时,通过科普教育及地质遗迹保护知识教育,使人们自觉保护地质遗迹及各类景观,推动了旅游业的开发和人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院[1]李晓琴,卢志明.剑门关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保护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05).[2]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3]王世航,朱华,程先富.安徽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问题及对策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