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银杏产业发展的探讨——以四川省开江县银杏产业发展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对加快银杏产业发展的探讨——以四川省开江县银杏产业发展为例

张发敏朱洪瑭

开江县林业局讲治片区中心林业工作站

摘要:文章在综合分析开江县银杏产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银杏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旨在为银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川渝结合部的开江县,银杏产业颇具规模,加快发展前景广阔,为此作一探讨。

一、银杏产业发展背景

(一)银杏产业具有传统优势

开江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就开始种植银杏,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产业发展历经自由发展、引导发展、大力发展、规模发展和重点发展五个阶段。即:1835年-1990年为自由发展阶段,由林农凭习惯种植银杏。1991年-2000年为引导发展阶段,县委、县政府组队到广西植物研究所考察了银杏生产,引进了果用良种嫁接苗定植和良种穗条与本地银杏嫁接,从江苏、山东等地引进良种,扩大银杏种植规模,同时出台了加快银杏发展的意见。2001年-2011年为大力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银杏产业发展,2001年出台了《中共开江县委开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亿工程”的意见》大力发展以果树为重点的银杏产业。2011年—2015年为规模发展阶段。开江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生态立县、产业致富”,出台了现代农业发展“221”工程(即,两棵树:银杏、油橄榄,两只禽:白鹅、麻鸭,一篮菜:无公害蔬菜)实施意见和“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规模发展以采叶园为重点的银杏产业。2016年至今为重点发展阶段,突出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的银杏种植和银杏龙头企业培育,并出台了全县银杏种植整乡镇、整村推进实施方案,以完善银杏种植体系为突破口,坚持叶用、材用、果用有机结合协调发展银杏产业。

(二)银杏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一是银杏产业初具规模,开江县是四川省9个银杏种植重点基地县之一,2012年被四川省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四川银杏之乡”,2014年5月29日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批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2013年成功进入四川省现代林业重点县范畴,2015年获省政府命名授牌,2018年新一轮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通过验收。全县已累计发展银杏11.3万亩,保存面积10.3万亩。二是持续发展基础扎实,在政策层面上:出台了《中共开江县委开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221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2年工作意见》(开江委发〔2012〕4号)文件、开江委发〔2013〕3号)和奖励扶持办法(开委办发〔2014〕6号),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银杏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整合了退耕还林、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等项目支持银杏产业发展,开展了以县人大、县政协牵头的银杏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在技术层面上:编制了银杏产业规划、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编写了《银杏播种苗培育技术要点》《银杏核用园栽培技术要点》《银杏叶用园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和《银杏材用(绿化)园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与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签订咨询、培训《合作协议》,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银杏父本园建设、银杏嫁接授粉技术和标准化银杏采叶园技术研究,与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科院合作共同开发银杏系列产品,在回龙镇乐园村、永兴镇柳家坪村、宝石镇茶坪村等地建立的银杏采叶园示范效果明显,尤其是回龙镇乐园村银杏示范点2016年成功创建为全省8个林业科技扶贫示范点之一。三是龙头企业实力渐增。四川银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银杏苗木培育及经营,银杏果、叶系列产品开发及经营。公司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作技术后盾,在银杏良种选育、标准化种植技术和银杏叶、果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17年成功创建为省级龙头企业;新引进的达州市颐年银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00万元建成银杏茶、银杏果加工和年产50吨黄酮生产线,开发的“蔻洛芮”牌银杏护肤面膜,实现了产业链延伸。

(三)银杏产业发展仍需完善

一是项目支撑不强。银杏产业没有专项支撑,仅靠林业生态项目捆绑扶持,投入缺乏保障。二是银杏种植基地水平不高。开江1991年就开始发展银杏,而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分类经营才刚刚起步,致使产业后续开发基础脆弱。三是银杏产业终端建设严重滞后。银杏茶加工厂及黄酮提取厂银杏综合开发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尚在建设中。四是市场营销缺乏。当前银杏市场还停留在初级水平,既无专业市场、交易中心,也无专业营销团队,更无“互联网+”手段。作为原产地的种植农户和生产企业,市场信息不灵难以把握市场主动权,任由产业链终端厂家和公司左右,市场风险极大。

二、加快银杏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银杏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应切实抓住当前林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林业生产要素十分活跃的有利时机,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扶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监管。

(一)强化统筹职能,规范工作程序。一是规范规划设计程序,在产业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下,严格按照立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项目总体设计——项目年度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的步骤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二是规范苗木培育程序,严格按照品种鉴定——选优——建圃——分区隔离——标准化培育的步骤进行苗木培育。三是规范定植建园程序,按照科学规划选地——整地——土地改造——土壤改良——精细栽植的步骤进行定植建园。四是规范经营管理程序,严格按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实施除草、松土、施肥、修剪、定型、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五是规范加工开发利用程序。严格按照现代化综合加工开发利用的工艺流程实施银杏的产品开发利用。

(二)注重示范引导,严把关键环节。一是超前搞好作业设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银杏产业发展总体设计,按总体设计的要求,搞好作业设计和实施方案,并贯彻产业发展的始终。二是超前培育好优质苗木。全力实施良种工程,引进高新技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努力增强苗木培育能力。三是实施银杏标准化建设,营造集约化的综合示范林(包括:果用园、叶用园、材用园、绿化树培植园、盆景根雕园等),突出特色示范,引导林农科学种植。

(三)健全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支撑。一是构建技术服务体系。由林业主管部门牵头,龙头企业配合,组建银杏种植技术指导服务组,负责银杏产业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乡镇和重点村组建专职技术信息服务队,分片区进行指导和服务。完善以林业主管部门为中心,龙头企业为中坚,基层林业站、所为纽带,林业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重点种植户为骨干的技术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提高技术队伍素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不断强化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强化技术攻关。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承包,开展品种选优、科学种植、集约经营、精深加工等技术攻关,加强项目服务,依托技术服务体系进行银杏种植技术的组装配套,不断完善银杏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提纲。

(四)强力招商引资、助推龙头企业。一是抓好载体建设。围绕银杏产业主线,建立银杏产业园,引导产业集聚。引进相对成熟的投资项目,率先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寻求突破,提升银杏产品档次。园区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特殊政策,实施链式开发,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服务吸引企业投资,促进银杏产业发展。二是加速新型加工业建设。龙头企业应主动作为、尽心竭力,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推进集银杏茶、银杏干叶、黄酮素等加工为一体的银杏综合加工厂建设,为生物药业发展夯实基础。三是抓好品牌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意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和申报誉名、冠名,争创名优品牌。

(五)、完善更新机制,稳定产业投入。一是创新业主负责机制,实行“政府主推、业主负责、部门服务、协会联接、农户参与”的运行机制,由龙头企业引领银杏产业发展。二是创新投入机制。政府应按银杏产业基地建设规模、综合开发程度、成果转化水平等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相应的发展资金,进一步完善银杏种植基地扶持政策,对银杏基地建设给予一定工作经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银杏产业发;鼓励金融机构及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银杏产业,引导保险公司开发适合银杏产业的保险产品。三是创新市场机制。加快培育林业要素市场,搭建林权交易平台,逐步实现银杏资源资产评估、林权变更登记、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咨询和信息披露等一条龙服务。四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支持银杏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支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银杏项目建设,引导其建立“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完善互惠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带动农民长期稳定增收。六是创新奖励机制。每年应安排专项奖励资金,奖励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六)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目标考核。银杏产业建设面宽量大,应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一是由林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建检组,对银杏产业建设各环节进行专项督查。二是政府督查室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对银杏产业发展进度及各相关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综合督查。三是由财政部门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对银杏产业建设资金筹措、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督查。督查一律实行通报制度,对银杏产业建设好的地方及单位予以表扬,对存在问题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同时将督查结果与验收结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银杏志》曹福亮主编、沈国舫主审.中国林业出版社.

[2]《中国当代银杏大全》梁立兴编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3]《四川省开江县现代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4]《四川省开江县10万亩优质银杏园区发展项目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