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探讨

刘雁飞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绿色建筑是我国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技术、人文内涵的和谐统一。地域性绿色建筑源自于对绿色建筑与地域建筑设计理念的综合思考,两种设计理念均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地域性绿色建筑的创作不应当只注重应用节能技术和采用环保材料,更强调结合当地气候的设计、尊重地域文化,融入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地域建筑;地域环境;绿色技术;人文内涵

Discussionabouttheregional-greenarchitecturedesign

LiuYan-fei

【Abstract】Greenarchitectureisanimportantpartofourstrateg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21stcentury,thisarticlesubjectstothebasicprincipleofecologicalarchitecture,anditemphasizestheharmonyofarchitecture,naturalenvironment,architecturaltechnologyandcultureconnotation.Theregional-greenarchitectureisrootingintheoverallconsiderationofregionalarchitectureandgreenarchitecture.Bothofthemareemphasizing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creationofgreenarchitectureshouldnotonlyfocusontheuseofenergy-efficienttechnologiesandtheadoption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terials,butalsoneedtorespectthelocalcultureandbeintegratedintothenaturalenvironment.Besides,itshouldmeettheharmonyofthepeople’smodernlifeandlocalculture.

【Keywords】Greenarchitecture;Regionalarchitecture;RegionalEnvironment;Greentechnology;Cultureconnot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2-0031-03

在地球环境被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的今天,生态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日渐受到重视,以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为原则的绿色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实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是建筑发展的热点方向,当前绿色建筑设计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简单认为植树绿化、修建景观或屋顶花园即是绿色建筑,未能真正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有效设计;第二,关注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而忽视传统建造技术和地方材料的利用;第三,强调绿色建筑的高科技手段和物理环境设计,而忽视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从而呈现出综合效能低、经济性差、与地域风貌不协调的现象。

1.地域性绿色建筑的涵义

1.1绿色建筑的内涵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始自我反思,并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后果,建筑设计开始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更好的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发展,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由此产生。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与能源的节约;(2)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3)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1.2地域建筑的内涵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地域形式和地方材料创造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建筑[1]。现阶段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筑师在探索地域建筑的设计时,更加强调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突出建筑与地域环境的融合,使建筑设计及其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地域性绿色建筑的涵义

建筑设计如果不能满足当地人文及气候要求,不仅会缺乏特色的建筑文化风格,而且还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与地域建筑在一些设计理念及思想上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也就是说,要创造出符合地方人文背景、适应地域自然环境的地域性绿色建筑,就必须将注重历史文明和文化特征的地域建筑与注重物理环境和节能技术的绿色建筑相融合[3]。地域性绿色建筑就是以地域特色为基础,以生态节能技术为措施,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合,从环境、文化和技术三方面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图1)。

图3适宜技术与实现绿色建筑的关系

传统建筑技术由地域文化培育而来,当代在绿色建筑的地域特色设计中以及传统建筑的更新与再生设计中,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借鉴对象和设计模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再生的绿色建筑有了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使用。

(1)原生的绿色建筑地域技术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原生的绿色建筑地域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的地域环境而逐步发展并完善的地域建筑体系[6]。该技术在尊重自然环境、结合气候条件、利用地形地貌、选用地方材料、使用功能合理、造价成本低廉以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最根本的生态理念,可以为现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与经验。

在低纬度湿热地区,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建筑在设计时往往会出现倾斜的屋面、通透可拆卸的外墙,以及底部架空的建筑形式,如在我国西南地区,为了适应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出现的傣族、侗族民居以及吊脚楼民居建筑(图4)。在高纬度寒冷地区,为了适应当地不利的气候条件,建筑设计常采用内院围合、厚实外墙、南向开大窗的建筑形式,以便防风御寒、获取阳光,如我国北方常见的四合院民居建筑(图5)。

图6现代窑洞及其再生绿色技术示意图

2.3体现地域的人文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要体现对社会人文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尊重当地文化的价值理念[7]。绿色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承载着民族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而且还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行为模式和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场所精神,并体现地域人文环境特色,从规划选址到建筑设计都考虑地域文化的延续性,其中就包括了保护当地历史人文景观、保持当地文脉、展现传统生活方式,使建筑设计在实现绿色节能的同时又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阿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借鉴当地土著民居形态,采用当地材料,通过结合气候的生态设计与当地地理环境特性相适应,并在建筑外观、材质、色彩等方面与当地文脉得以很好的融合(图7)。

图7吉巴欧文化中心

3.结语

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性、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地方价值观的可变性,绿色建筑的设计模式往往并不是单一的,但通过对地域性绿色建筑创作的研究,可以得出:只有尊重地域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发掘本土文化中合理科学的地域技术并将之和现代设计手段加以结合,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特色和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吴良镛.21世纪建筑学的展望——“北京宪章”基础材料[J].建筑学报,1998(12):4-12.

[2]张艳,冉茂宇.使建筑融入自然与地域的气候环境——浅析台湾地区绿色建筑实践对闽南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J].华中建筑,2007(3):72-73,77.

[3]周晓艳,刘敏.地域性绿色建筑: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共生[J].生态经济,2010(08):188-192.

[4]刘雁飞.建筑外遮阳与立面的整合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55.

[5]于杰.适宜技术与绿色设计本土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5(04):36-38.

[6]胡肖辉.借鉴地域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11(01):17-42.

[7]胡肖辉.结合地域文化的绿色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10(12):33-34.

[8]黄海静,刘雁飞.基于遮阳形式的建筑立面设计[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