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刘振宇

/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刘振宇

刘振宇

身份证号:23210319790605****

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分析

1、解决结构因温差形成的收缩裂缝

在进行建筑施工中,建筑结构很容易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为外界环境中的温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样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收缩或者膨胀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变形或者收缩裂缝的现象,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单位一般都会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处理这些问题。在施工建设之前,设计工程师为了避免建筑结构发生不规则沉降问题,会将建筑结构的基础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而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的过程中,会将建筑结构分割开来,分别进行后浇带施工,在施工完成后,沉降、收缩裂缝的现象也会有所缓解,最后再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将分隔开的部分整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质量,减少了裂缝现象的发生。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其在凝固的过程中,由于内外作用力不一样,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解决混凝土热胀冷缩的问题,只要根据混凝土凝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后浇带,就可以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

2、处理裙房结构问题以及基础设计问题

建筑施工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解决处理裙房结构问题以及基础设计问题。目前在不超过22层的高层建筑设计以及裙房结构设计、基础结构设计中虽然进行了,但需要知道建筑施工地基也有重力方面的沉降影响,为此还需要进行后浇带施工。通过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分隔开两个部分,借助于地基的沉降量来得出后浇带进行浇筑的时间。在后浇带施工设计前计算、核对整个裙房的结构,以及基础强度。在连接成整体时,计算出后期结构体因为沉降而形成的内部应力。这个过程里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建筑结构的主楼施工,然后进行裙房方面的施工,再进行后浇带方面的浇筑施工。

二、建筑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1、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保持建筑施工结构始终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性,但这并不是切割建筑施工结构整体为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模块。对于不超过22层楼高的楼板以及基础,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不能被断开、切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结构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性,也符合了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标准要求。当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有很大的跨度时,对于受力的钢筋就需进行断开、切割处理,然后在后浇带以后的浇筑过程中进行焊接联接处理,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楼板由于两头过大受力而导致的结构下垂弯曲。此时,控制建筑施工后浇带宽度通常不低于7m。在建筑施工后浇带间距设置方面,当施工图纸有留设时,就根据施工图纸的留设施工。对于施工图纸构建的间距,不必需根据施工图纸的留设进行。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例如,对于广东矩形的建筑物进行后浇带施工时,保持后浇带的施工间距不多于40cm,还要根据广东地区的平均温度来选择合理的间距,但其间距应刚好或超过30cm。

2、选择合理的位置、材料

材料是每个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一定要按照施工需求选择。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性质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所以一定要选择强度较大的材料,不能使用弹性良好的材料,否则会对施工部位的整体强度造成影响,不能将后浇带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减水剂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其可以在一定程度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在添加该种材料时,要与混凝土材料进行均匀配置,并将其搅拌均匀。混凝土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每种原材料的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要保证材料的比例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之前提前设计好施工方案,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保证模板的稳固,避免出现漏浆现象。

3、预设模版与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开展预设模版工作。具体而言,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里的要求严格进行。浇筑混凝土前,需要预设好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让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能够有个统一的、均匀的钢丝网格,钢丝的粗细程度还要保持统一。预设模板的稳定程度、刚度情况、强度大小都需要有个良好的质量,这样才能避免高层楼房主体结构以及裙楼连接的跨度太大,出现地下室梁所支撑的荷载远远超过了钢支撑所能够承受的荷载,造成钢支撑扣件的损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根据既定的施工方案来施工。后浇带浇筑工序里,需要控制好钢丝网模板在侧面受到的压力,让其受到的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进行后浇带的垂直浇筑工序时,需要充分地振捣混凝土,在这个振捣的过程里,需要防止振捣器发生过振的现象,造成模板内的钢丝网破裂、损坏。最后还需要注意保持好模板与机械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混凝土的水泥浆液大量流失。

4、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以及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进行垂直施工缝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初凝时借助于压力水来冲洗,冲洗到混凝土出现骨料,然后再冲洗干净钢丝网。要想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浇筑后混凝土的冲洗工作,就需要在施工设计时,专门安排相应的时间、指定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再检查完毕后需要专门检查人员的亲笔签字确认,才能施工,同时就提高了专门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在后浇带温度设置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浇筑工序,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新老部分能够较好地进行结合。根据资料数据显示,最合适的施工温度为10℃,这也是热力理论学科里物体膨胀与收缩最佳的结合温度。后浇带混凝土要在浇筑完成后的2~3d内结束,以便于防范混凝土的干裂问题,为此,一般会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时段完成这项工作。

结语:在现代的建筑施工项目里,施工人员经常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借

助于这种施工技术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建筑施工裂缝的出现,同时也为项目工程创造了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章玉连.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9):64-65.

[2]付志海.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3):4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