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重度压疮中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重度压疮中的护理体会

蒋程思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400010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以下简称VSD引流术)在治疗骨科中度压疮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1例骨科III-IV度压疮患者行VSD引流术,根据创面恢复情况适时行二期皮瓣转移术。结果:24例患者创面恢复良好,经二期手术后修复;7例患者创面生长欠佳,分别经调整抗生素及再次清创后修复。讨论:VSD引流技术可促进压疮愈合,在治疗过程中专业、有效的护理,可以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压疮;护理

压疮是指局部软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而导致的软组织损伤和坏死,此病变又常常伴有深部组织的坏死以及局部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卧床的患者中。骨科疾病往往病情重、病程长,因此在骨科患者的诊治中一直较为关注。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1月-2012年12月5年时间利用VSD引流技术治疗重度压疮患者31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治疗情况及相应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共选取近5年间收入我院的31例压疮患者,均为3-4度,男19例,女12例,其中除骨科疾病外,截瘫8例,老年痴呆3例,脑卒中后遗症2例。5例伴有的身体其它部位1-2度压疮未计入本次研究。压疮面积为3cm×3cm-12cm×8cm。

1.2方法:(1)彻底清创:在麻醉下彻底清除创面及周围的坏死组织、分泌物。(2)放置VSD敷料:本次研究全部采用武汉维斯第公司生产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其中型号根据压疮面积、深度选择),经修剪后覆盖于创面之上,并固定。(3)创面密封:术前仔细清洗创面周围皮肤,敷料放置后再用75%酒精局部脱脂,并将生物半透膜覆盖其上,根据创面部位适当修剪,一般保证覆盖至距创面2cm的正常皮肤。(4)连接及维持负压:回到病房后,将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负压维持在125mmHg-450mmHg。

2结果

24例患者7-10天后打开敷料可见创面较术前略有缩小,局部肉芽新鲜,血供丰富,无明显水肿及渗出,经二期皮瓣、肌皮瓣转移手术后修复。5例肉芽生长欠佳,仍有少许坏死组织,经再次手术及更换VSD敷料7-10天后肉芽生长可,行皮瓣转移术后修复。2例患者肉芽生长欠佳,创面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后,再行1次清创后,根据肉芽生长情况行肌皮瓣转移手术成功修复创面[1]。

3护理

3.1保持有效的负压:维持有效的负压是VSD引流技术的关键,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负压维持在125mmHg-450mmHg对创面愈合最为理想,另外间断持续负压吸引经证实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案,这些都可以通过监测压力表来实现。

3.2局部观察:主要是对创面和引流管的观察。创面观察主要包括观察管型是否存在,敷料是否隆起或内有大量气泡,以及创面周围皮肤情况。引流管观察包括及时查看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

3.3日常护理:主要包括患者体位的调整和健康指导。指导并按时协助家属为患者进行正确的翻身、拍背,尽量保持侧位,防止创面受压,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翻身时切忌拖、拉、扯等动作,减少剪切力的形成,情况较好的病人也可在协助下近视适当的床边活动。指导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多饮水,可以促进创面的再生和毒素的排出。

3.4心理护理:大部分压疮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因此需要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取得患者的信任,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平稳地度过住院期。同时也要注意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让家属保持积极的心态,陪伴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4讨论

与传统换药相比,VSD引流技术是一种全新、高效、安全的压疮治疗方式。它具有以下优点:(1)创面高效引流:VSD引流可在创面形成持久、均匀的负压,及时清除创面的渗液,有利于消除局部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创面的修复;(2)避免交叉感染:VSD引流装置可保持半透膜在透气的同时防水、阻隔细菌,有效避免病人间的交叉感染;(3)减轻患者痛苦,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VSD引流装置维持长时间不需更换敷料(一般可达10-14天),减少换药带来的痛苦,也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虽然单次更换引流装置费用较高,但因装置维持时间长,且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周期,患者所承担治疗费用并无明显增加。同时要注意的是,对重度压疮患者应注意VSD引流的早期合理应用,而由于近几年基于湿性愈合理论产生的各种新型敷料,也让创面小、无感染征象的压疮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因此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则需权衡利弊,不应盲目滥用。

参考文献:

[1]马虹,孙强,田卓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42例难治性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696-697.

[2]蒙家辉,黄家基,施伟业,等.微波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5):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