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双黄连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研究

李世汉

蓝山县中心医院湖南永州425800

【摘要】目的:分析双黄连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23例患者给予双黄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快速地改善患者症状,且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双黄连;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用药方案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提高。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患者主要会表现为冠状动脉阻塞、心供血缺失,从而导致心肌因持久性缺血诱发局部坏死[1]。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心血管病症,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诸多特点[2]。在患者发病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明显的胸前区持续疼痛、胸闷或者心律失常等预现象,这些可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之一。而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存在还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心源性猝死等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3]。故而,必须要就该种疾病进行及时的治疗,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双黄连自然也成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本次研究中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4];(2)患者无其他器质性疾病;(3)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对照组中包含23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0.21±4.29)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1±1.38)年;在试验组中包含23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0.12±4.02)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病程(4.02±1.34)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抗凝治疗与吸氧治疗。抗凝治疗多选取肝素钙,以皮下注射给药,每12h注射一次,连续用药3~5d。同时,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对患者进行美托洛尔给药,口服,每次50mg/次,4次/d。

试验组在电除颤治疗方案上与对照组相同,但不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大剂量双黄连治疗。将1.2g双黄连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

1.3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将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显效: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且其他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正常化;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有所转化,且其他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体征转归;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

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在当前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增高的背景下,使得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其占据了所有疾病的30%左右,严重威胁着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5]。

乌头碱存在于川乌、草乌、附片等中草药中,其中的有毒成分为双酯型乌头碱,具有较强的毒性。纯乌头碱口服0.1mg即可中毒,而当药量达到3-4mg即可轻易致死。在中医应用时,需要对其进行蒸煮,乌头碱剂可水解为苯甲酰乌头原碱,其毒性即可得到消除。乌头碱中毒主要是对患者的心脏造成极大的毒性作用。毒性主要作用于心肌,导致心肌产生多种异常节律,引起心率加快,出现室性早搏和室颤,甚至发生停搏。重度症状十分突然,很容易使得患者的生命消逝。针对该种现象,必须要就患者的心脑血管恢复加以重视。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具有较为广泛的药效,几乎对人体的所有器官以及系统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黄芪苷还能够对兴奋的迷走神经产生抑制,镇静中枢神经系统,并且其药效发挥较快,能够快速的恢复患者心功能,延长冠状动脉的舒张,缩小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面积。

综上所述,双黄连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快速地改善患者症状,且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杜文锦.双黄连在糖尿病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应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7):46-88.

[2]张祖伟.双黄连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9):19+21.

[3]张静,松德力格,萨如拉.双黄连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4):36+38.

[4]黄宇翔,魏芝宝.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后双黄连与他汀类药物对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北方药学,2015,12(06):110-111.

[5]雷琼霞.双黄连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院外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