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示范课《地方+V着+N》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示范课《地方+V着+N》

马官秒

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一直处在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迥异多样是毋庸置疑的,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汉语教师都在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方式。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王磊老师这堂示范课,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他采用的情境构建教学方式,给汉语教学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

这堂示范课的教学目标是存现句句型的掌握,教学对象为成人初级中等水平,课时是一节课,基本教学步骤大致为“教学——操练”两大部分。在课堂导入环节,王老师别出心裁的拿出了精心准备的道具,分别是地图、杯子和字典,然后通过真实情景的构建,引导学生说出存现句,进而给出“地方+V着+N”的语法结构。紧接着学习存现句的否定式。基本语言点介绍结束后,在操练环节,王磊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来给出练习任务,内容紧贴生活,并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训练。最后给出一个交际性训练,让学生小组讨论后上台表演。这堂示范课的基本环节大致如此,而看似简单的课堂教学与组织活动的背后,却处处折射出教育心理学的影子,以下我将给出几点自己的浅见。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主要学习理论有四种,分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这四种学习理论是逐渐发展完善的,也是目前为止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几种观点。本文将基于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对示范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由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所以学习的实质在于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结。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在本堂示范课上,导入部分利用道具进行的情境创设,给学生营造出了直观的视觉刺激,让他们清楚地理解“地板上贴着一张地图”、“桌子上放着一个杯子”以及“老师手里拿着一本字典”这些抽象句子的实际意义。因此学生可以很好地给出反应,说出老师想要的句子。这充分体现出刺激反应理论。另一个方面的体现即是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大量反复的操练。在示范课上,老师让每个人都开口说,单独说,轮流说,互相说,一起说等等。老师给出这些指令本身而言而学生就是一种刺激,学生通过反复的操练来逐渐习得正确的发音方法以及语言习惯。虽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有久远的历史,但是其在现今的汉语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在示范课中,这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思考方式的不同,学习情况也不相同。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坐在第一排的男生汉语水平相对较高,老师提出的任何问题他几乎都可以应对。而最后两排的学生则明显感觉有些吃力,需要老师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与鼓励才可以说出答案。而且但从课堂表现来说,第一排的男生看起来性格较为外向,所以在接受知识时也会比相对内向的同学们有优势。这都是学习者个体因素造成的。体现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具有复杂性特点的体现。

首先,建构主义者反对传统教学观念中学习的“去情境”化,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的存在的,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情境性学习。示范课中上,王磊老师利用道具和多媒体精心设置的各种情景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在课堂上,除了开头的导入部分,在操练时王磊老师向学生展示了图片。给出一个大卫房间的图片,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又给出一个自称是大卫女朋友的女孩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甚至给出一小段视频材料,给出一个更为直观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努力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对促进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其次,为了促进知识建构,建构主义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鼓励学习者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学习问题。学习者进行分组合作练习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式,这种练习对于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表达都是十分有益的。在示范课上,王磊老师也采取了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而且最后要上台进行表演,这无疑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除此以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提倡“支架式教学”,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为学习者参与某种活动提供一定的外部支持,和学习者一同完成他们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王磊老师给出的“地方+V着+N”语法结构,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支架式”的表现。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与练习中,可以借助这一结构,较快掌握这一语法点。

总而言之,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课堂背后,都由许多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做支撑。而一堂成功的汉语课,更是必须遵循科学的办法来进行。虽然在最开始时我们提到,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合的不断改进的教学方法。但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都仍需要殚精竭虑地去创造更新鲜更有趣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争取让每一节都可以演绎得如同示范课那般成功。

参考文献:

[1]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学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2]冯忠良著.学习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