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特征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特征及治疗分析

胡艳美

胡艳美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山东淄博255400)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特征,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减重训练,统计两组性激素、脂代谢指标及排卵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及脂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减重训练能有效调节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水平,促进排卵。

[关键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减重训练;治疗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发于育龄妇女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肥胖在其发病过程中作用重大。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超重、月经稀发、内分泌紊乱、持续性不排卵等,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1]。由于该病治疗过程复杂,单一用药难以达到理想疗效。基于此,我院选取82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探究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减重训练对该病的疗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0.44±4.50)岁;腰围86-97cm,平均(90.22±3.66)cm。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30.67±5.05)岁;腰围87-98cm,平均(91.74±4.37)cm。两组年龄、腰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入选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均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介绍》标准[2];近期无怀孕计划;近三月未使用激素药物。②排除标准:其他因素导致的高雄激素和排卵异常;患者有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过敏史。

1.3方法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05)治疗,初次服用于经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d,1片/次,1次/d,晚间睡前口服,连服21d停药,为1个疗程。下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d起同法服用,持续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减重训练,包括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行为干预。饮食管理:患者三餐规律进食,以低糖、低热量、粗纤维食物为主,不加餐,不吃零食;减少油类摄入,忌食生冷、海鲜和油炸食品;不喝咖啡。运动锻炼:根据个人实际选择有氧训练,1次/d,30min/次,每天坚持;每周3次无氧训练,15min/次。行为干预:戒烟戒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培养规律的日常作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助其保持良好情绪。减重训练至少坚持3个月,每月随访。

1.4评价指标①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患者于经期第3d晨间空腹肘静脉采血,以放射免疫法测量LH、T、FINS及TG,计算LH/FSH,测量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时。②统计两组治疗后排卵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性激素及脂代谢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性激素指标(LH、T、LH/FSH)及脂代谢指标(FINS、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后排卵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排卵正常20例(48.78%),明显高于对照组排卵正常11例(2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P=0.040)。

3讨论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具有高雄激素的临床特征,这是因为患者大量脂肪堆积升高了体内游离脂肪酸水平,抑制肝脏发挥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合成作用,升高了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因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体重,降低雄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水平[3]。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中含有的孕酮具有高效孕激素活性,能全面降低患者卵巢来源的雄激素分泌,减少体内雄激素的合成及循环中游离雄激素,阻断雄激素在外周的作用,全面降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调节患者内分泌,减轻雄激素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有利于卵泡正常发育[4]。而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性激素指标及脂代谢指标较对照组低,排卵正常率较高,表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减重训练可有效调节内分泌水平,促进患者正常排卵。分析其原因为减重训练能降低患者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及非酯化脂肪酸输出,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减少卵巢雄激素的合成,缓解卵泡发育抑制。其中,饮食管理控制患者体重和体脂水平,避免肥胖加剧;运动训练调节患者代谢水平,改善患者内分泌情况;行为干预中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有利于下丘脑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内分泌障碍和排卵功能紊乱[5]。

综上所述,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处于高内分泌状态,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减重训练可有效调节患者内分泌水平,促进排卵恢复。

参考文献

[1]任丽英.营养和运动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24):3948-3949.

[2]崔琳琳,陈子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介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30(5):405-408.

[3]薛晓玲,周海悦,胡燕,等.舒尔佳联合达英-35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糖、妊娠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2):250-253.

[4]李杨璐,阮祥燕,赵越,等.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424-430.

[5]王明连,闫晓燕.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