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要点分析

成荣华

成荣华

(广东中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对于铸造行业的职业病防治不够重视,导致我国铸造行业的职业病越来越严重。同时,铸造职业病的问题是铸造行业转型的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铸造行业中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计。本文首先分析了铸造行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次再针对职业病的类型进行防护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铸造行业;职业病;防护措施

我国的铸造行业发展很快,但是由于铸造行业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而且很多职工因每天长时间铸造作业而患上职业病,职业病人员数量在逐年增多。由于铸造职工每天都处于粉尘和嘈杂的环境当中,会接触并吸入大量的金属物质,导致铸造职工的身体健康在不断变差,甚至还会影响职工的生命安全,如何解决职业病的问题是铸造行业最先解决的问题。

一、铸造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铸造产量居世界首榜多年,因国家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大力投入和发展,使我国的铸件总产量和需求量在逐年上升,在2007年我国铸件产量从3,126.93万吨增加至2016年度的4,720.00万吨;在2012年~2014年我国铸件产量依次是4,250万吨,4,450万吨和4,620万吨,年增长率依次为3.01%、4.71%、3.82%;2015年,由于受到制造业整体发展情况的影响,我国铸件总量约4,560万吨,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2014年相比较下降了1.30%;2016年我国铸件总产量为4,720万吨,相比较2015年上升3.51%。

二、铸造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职业性损伤

(一)铸造行业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般来说,砂处理区域是密闭隔离的,采用机械自动化作业方式,粉尘逸散比较少。但有些铸件落砂工序在半封闭状态的区域进行,虽周边墙壁有安装侧吸式排风罩,但仍会有大量粉尘逸散。当职工在进行落砂和配砂作业过程中,树脂还会产生并挥发出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糠醇等;在振动碎破机和除尘系统运转中,还会产生高强度噪声;在熔炼中,因加入不同的炉料,熔炉周围会产生大量金属烟雾;而在金属炉料融化和浇筑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炉子周边的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强度噪声、高温,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另外,有一部分职工在落砂和清理工序时会接触到矽尘、高温、振动等,由于职工长期接受外界物体的振动所引发的震动病,导致职工患有白指证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等。

(二)粉尘所致职业性损伤

由于很多铸造行业都是需要都需要进行砂处理,落砂、混砂、浇筑、清理等多过程中都会产生矽尘、铸工尘和其他粉尘。长期吸入矽尘,会导致出现矽肺;长期吸入铸工尘,会导致出现铸工尘肺。还有较多职工因长期焊接各种金属,在工作中会呼吸到各种电焊烟尘等,会引起恶心、头疼、肺炎、严重一点会出现电焊工尘肺、锰中毒和金属热等各种职业性损伤。

三、铸造行业生产中的防护设施设计

(一)铸造行业的防尘防毒措施

首先,我们应当将污染源较大的熔炉处理工序和其他工序分开布置,并单独布置在厂房里,加强机械排风,改善自然通风;在落砂机周边半封闭化处理,并通过加装侧吸式排风罩方式来除尘;若条件允许,可在扬尘比较严重的区域洒水,通过增湿减少扬尘产生;砂的运输和再生应使用全封闭的设备、设施;安排职工佩戴防尘面罩后对厂房内积尘进行及时清扫,以有效防止气流组织不当时导致二次扬尘现象。若车间粉尘量大,那么我们应当保持厂房内的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条件,合理组织气流方向,通过机械排风除尘,有效降低车间或作业区域的粉尘浓度,降低粉尘对职工的危害。

(二)铸造行业的防高温措施

可在车间墙上多设置通风口,自然通风口,例如,金属车间产生的热量多,温度也比较高,那么我们可在厂房内多设置通风口、风扇加强通风散热效果。可在车间里设置落地风扇、挂壁式风扇防护设施,以及耳塞、面罩、鞋子、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可适当缩短熔炉职工的连续作业时间,给职工休息、恢复体能的时间,重新调整身体状态。锅炉房和制氧站着两类比较危险容易发生爆炸的厂房,建议建立在厂区人流量最少的地方,并禁止闲杂人等靠近,且其车间的建筑设计须合理,要符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能够保证通风和采光。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厂房内部进行降温隔热处理,例如,使用喷雾降温法,其利用的原理是利用水在一定的压力下就会细化成水雾,再将水雾喷到物体的表面或者空气中对周边的物体进行降温,同时还能净化空气除尘气。再者,还要对职工进行降温处理,例如,穿高温防热服,多摆放风扇,多让职工喝水,并提供休息室随时补充体力,合理安排好高温职工的休息,避免因温度过高、工作时间过程长,导致职工出现短暂的昏厥或引发职业性中暑等。

(三)放置应急救援物品

对在铸造生产中生产可能易燃气体或者大量毒气区域,应设置泄露报警装置,一旦有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气体泄露,该装就会及时触发泄露报警装置而进入警报状态,此时安全事故救援小组应立即号召全厂停止生产并停止生产,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合理处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另外,可在厂子中显眼位置多放置急救箱、急救药品用品、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用具,供职工应急使用,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四)控制好辐射与振动作业时间

工频电场、电离辐射的防护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加强安全和卫生的管理,不允许非法操作。对于职工使用电离辐射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在操作时要限制电离辐射使用的量,严禁超标。还有要限制振动作业时间和振动的作业强度,适当的缩短时间,避免疲劳操作,要做到劳逸结合,每次作业2~3小时左右就休息一下,活动一下全身,避免因血液循环不顺畅,导致振动病的发生。

(五)完善防护品使用的制度

铸造行业的用人单位还应制定个人防护用品制度,面对不同的岗位配备不同的防护用品,督促职工在作业时务必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高噪声的作业环境下,务必佩戴好耳塞;在粉尘浓度比较高作业场所,务必佩戴防尘面罩;用人单位应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工作,通过个体防护措施降低职工实际接害水平,有效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铸造行业的应急救援

铸造行业须成立安全事故救援小组,小组成员内部应分工明确。若发生事故,应及时报警和上报领导、将重要额物资进行调配,疏散人群,把受伤的员工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设立警戒线,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专业地救援队伍;若用人单位道路比较顺畅,可以满足自身应急的需求,可开车将受伤职工送到医院进行救治。铸造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事故演习,每年至少要有两次演习,以应对事故发生。

结束语:目前,我国是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新发病例人数最高的国家。因铸造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有害气体和高强度噪声等危害,它们来自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若职工长期接触上述危害,会严重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因此,若想铸造行业能够有更好地发展,那应当对铸造行业的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改善,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或穿戴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铸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威胁,尽可能降低职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毕仁智.某精密铸造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01):96+127.

[2]李斐.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新建3.6万吨铸件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D].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