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的工作实践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的工作实践体会

刘彬

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主要是利用航空摄影机,从飞机、其他航空器上获取地面、空中目标图像和图形信息技术。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获取广大地域的高分辨率的照片,经过图像判读,获取有关地形和设施的情报。航空摄影可以为测绘地图提供出基础的资料,以减少野外作业,减轻劳动的强度,有着精确、快速、经济的特点,广泛的应用在测绘国家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主要是在上个世纪的中期开始应用的,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航空摄影测量就从模拟时代逐渐的进入解析时代,发展到当前的全数字化的时代,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应用需求,逐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采集获取的技术方法,在测绘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的航空外业调绘的一体化方法逐渐走向成熟,和传统调绘相比,调绘作业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不仅有一定自动化的程度,其成果精度、工作效率远远高出传统作业方法,劳动力强度则是低于以往作业方法。

1航空摄影测量分析

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是适用在各比例尺的测图中,在实际的工程勘察测量过程中,航空摄影的测量一般指大比例尺的(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航测,主要是应用在工业和矿山规划设计中,大比例尺的航测工作为空中摄影、航测外业、内业。

航空摄影的测量外业工作主要包含下面几点:

第一,像片控制点的联测。按照规定位置、数量,选取刺像片控制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精度要求,分全野外布点法、室内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像片控制点主要是选取了像片上明显的地物点,而大比例尺测图主要是利用目标清晰、精度高的直角地物目标、点状地物目标作为像片控制点,在航摄之前,在地面上敷设人工的标志。被选取的目标精确的在相片上标注出位置,图像背面绘制出与其相关的地物关系略图,简要的配文字进行说明。

第二,像片的调绘。按照比例尺成图要求,携图像到实地进行调查,并且绘注出其地物、地形要素、地理的名称等等,供以内业测绘图的使用。对像片图测图、分工法测图,像片的调绘主要是定量的,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其影像位置、尺寸的绘注,对全能法测图主要是定性的,主要是以名称、性质、数量说明、地物精确位置主要是按照立体模型量测为准的,调绘像片主要是指示性的,大比例尺测图在多数情况都是采用了后者,调绘通常在放大相片上进行。

第三,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作业方法。航测外业调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地物、地貌的真实性质,查清其实际“身份”,根据图件需要表示的内容要求取舍影像上的地物、地貌,并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地物、地貌进行补测,实地调查、注记地理名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测绘成果图件符合规范、图式的标准、要求。现行航测外业调绘作业方法有全野外调绘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在影像图上标出界线和地名;其次,到野外实地对影像图上有的地物、地貌进行确认和取舍,调注地理名称,逐一核实源资料上的地理名称,同时对影像图上没有的地物、地貌,按规定要求补测到影像图上,将调查结果草绘在影像图上;再次,内业在计算机上利用专业软件将外业工作图上标注的各种要素按规定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其采集要素进行编辑;最后,按要求整理得到所需的电子版调绘图。随着测绘设备的投入和绘图软件的成熟,外业调绘改变了全野外调绘法的作业模式,开始采用综合调绘法。该方法就是首先在内业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和相关资料,在计算上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立体观察、影像识别、资料分析等),判读并采集相应的地物、地貌要素,对判绘过程中有疑问的或无法判绘的要素(如管线、道路附属物、独立地物、植被、地理名称等),在调绘影像图上进行标识;其次,携带笔记本电脑到野外实地对内业判绘的地物、地貌进行确认,对内业判绘错误的地物、地貌进行修正,调注地理名称,并对内业判绘有疑问的或无法判绘的要素进行实地调绘,同时对影像图上没有的地物、地貌,按规定要求补测到计算机内相应的影像图上;最后,按要求整理得到所需的电子版调绘图。

2航测外业调绘作业方法存在问题

航测外业调绘是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主要工作之一,由于长期受人工干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强度,平添了人为误差产生的机率,影响最终成果的精度与质量。这是长期困扰外业调绘工作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全野外调绘法工艺流程如下:从全野外调绘法的工艺流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作业方法需要先进行外业一系列的调查以后,再在室内进行数据采集和编辑,其作业模式由于在传统调绘方式上发展起来的,难免存在着下列缺陷:①投入人员多,作业周期长,加大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低下;②野外作业时间长,调查范围广,增加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③工序繁多,增大了人为误差的产生,导致成果成图精度的降低;④数据采集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影响了劳动效率。2)综合调绘法工艺。外业调绘虽然改变了全野外调绘法的先外后内的作业模式,采用了先内业后外业的工艺流程,由于其实际作业只对内外业工序的调换,存在着全野外调绘法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外业调绘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比如:工艺流程图中的内业测绘和外业调查、修改方面。

3外业调绘作业方法的改进及改进后的优点

根据外业调绘工作流程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的发展和源资料数字化程度高的现状,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将使外业调绘工作在工作量、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得到根本的解决。该作业方法首先是利用源资料的数字化成果,在计算机上利用专业软件对其成果进行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叠加,由具有航空摄影测量专业知识和多年航测外业调绘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其叠加图件进行分析,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对叠加图件进行定性和取舍,并将有疑问或者难以定性的要素进行标识;其次是根据定性后的图件资料到实地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再对有疑问或者难以定性的要素进行实地定性,最后得到所需的电子版调绘图。改进后的作业方法将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野外工作量少,减轻了劳动强度,为稳定野外职工队伍奠定基础;第二,数据采集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人为误差减少,提高了成果成图的精度;第四,投入人员少,作业周期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外业调绘改正后的作业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野外和数据采集的作业时间,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作业效率,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应用前景非常乐观。由于测绘成果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源资料的收集是一大难题;另外该作业方法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调绘技术已经逐渐步入数字时代,目前,数字调绘生产涵盖了航天,航空的对地面信息采集,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以及对数字地的编辑整理入库。数字调绘系统由野外调绘软件和室内清绘软件构成,数码调绘系统的工艺流程为室内判绘、野外调绘及室内清绘,集合了IT技术与测绘的基础知识,实现了人、影像与GPS三方面因素。与传统调绘相比,数字调绘减少了工作量,避免重复作业,以移动工作,随身调绘的方式实现了优化工作环境,降低成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调绘技术会迈进全面的数字阶段,为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高精度的作业新模式进入初步使用阶段,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航测外业调绘作业方法将会向更智能化变迁。

参考文献

[1]真济光,张宝,瞿世华.测量机器人在地形测量和测绘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273-274.

[2]何高举.牵引式船载GPS测深仪一体化装置测量方法在急流河段水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