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

张琳

张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政府创新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实现政府创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明确政府创新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采取最佳的创新途径,进而将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顺利实现,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创新

在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中,政府部门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不仅是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推行者,而且也是各个阶层之间的重要枢纽。从性质上来看,政府部门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和公共性。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传统管制型政府的服务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型政府营运而生,政府创新作为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做好该项工作对政府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一、服务型政府与政府创新

对于服务型政府的界定,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首先应该将民主性充分体现出来,众所周知,国家的主人是人民,政府的各项权力也来自于人民,所以,政府的施政目标如果想要顺利实现,最关键的就是征得人民的同意。同时,人民也有权参与政府的决策和任务的执行中。符合民主性要求之后,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权力,对于服务型政府而言,其拥有的权力应该是有限的,且各项权力的实施都应该以服务市场、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服务的内容则应该集中在公共服务方面,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于必要的公共设施,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除此之外,作为服务型政府,还必须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负责。一旦政府部门出现失职行为,人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质疑,追究相应的责任,甚至还可以罢免政府官员。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对服务型政府应该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其不仅仅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而且还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也因此被给予了高度重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从观念更新、职能转变、法制建设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创新主要是指在现有政府体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和政府自身特点,建立最佳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进而达到对政府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标语口号,而是在不断实践和发展中累积的新发现和新创造,需要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来,确保政府创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政府创新的内涵

1、理论层面的政府创新

理论层面的政府创新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与政府相关的知识和理论等方面的创新,比如说,政府的起源、性质、目的、规范、环境、功能以及发展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创新主要指的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对当前政府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使其实现更多的市场和更小、更有效、更正义的政府。比如说,对“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创新,除了要确保其符合行政管理理论改革要求之外,还要将价值判断和社会公平标准注入到新公共管理的效率目标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市场导向和改革方面更加切合实际,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体制层面的政府创新

体制层面的政府创新主要是对政府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民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更新措施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具体设置,但需要注意的是,体制层面的政治创新除了要包括行政、司法、立法等横向关系之外,还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纵向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创新措施的全面性和完善性。由于政府部门在制度的创新方面具有组织优势和效率优势,所以说政府体制创新通常是交易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而且,政府体制创新来自统治者而不是选民,这是因为后者总是面临着搭便车问题。但是,政府体制创新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有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等。

3、人员层面的政府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对政府职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行政能力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对人员层面的创新也是政府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如果想要将自身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培养一批优秀的行政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知识、经验、能力以及工作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政府服务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开展政府创新工作中,必须重视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淘汰不合格人员,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在岗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更新观念、知识、技能,使政府行政人员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提升,进而更好的适应岗位职责。

4、操作层面的政府创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政府部门各项业务的开展也逐步趋于信息化和电子化。对于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而言,若想将政府的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基础设施的建立和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这是技术理性和效率主义的表现。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创新工作,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明确通过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完成哪些目标,绝对不允许盲目攀比,一哄而起。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操作层面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政府创新的途径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对政府部门的需求来看,想要从根本上将政府创新的目标顺利实现,政府部门在开展创新工作的时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政治改革

在政府创新工作中,政治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政府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的有效解决。所以,政治改革需要以这一问题为核心,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各项工作:(1)党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2)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3)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其中,党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的核心是在坚持党领导的基础上,将其与依法行政有效统一在一起,以此来将权力横向问题有效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则主要是实现权力的纵向分配,这里涉及的权力主要包括财权和事权的下放。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关键是国家、政党与政府要向社会放权,还权于社会,使社会成长壮大起来,以便它能够承担而且应该承担的社会功能。

2、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的方向,是从传统的善政走向现代的善治。善治所要求的政府是廉洁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为了实现善治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改进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风格。实现廉洁政府的目标要求,提高公务员总体工资水平,完善级别工资和职务工资制度,建立廉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权,建立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等。实现透明政府的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建立电子政府和实现网上办公,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社会发展而言,服务型政府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创新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途径,能够更好的发挥服务型政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政府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政府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出发,采取有效的途径实现政府创新的目标,以此来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04).

[2]唐世英.浅议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途径和突破口[J].经营管理者,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