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检验自动化的应用与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尿液有形成分检验自动化的应用与进展

邓琳

邓琳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尿液有形成分检査作为尿液常规检查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预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深入探究其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并对其原理与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临床尿液分析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尿液有形成分自动化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51-02

尿液检查属于医学检验的关键项目,在全身各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伴随着自动化检验设备的快速发展,诸多临床医师已经逐渐忽略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学显微镜检查,但其形态学检验价值理不容忽视[1]。笔者主要立足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查角度,旨在探讨其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数字影像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术

数字影像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术主要结合显微镜,借助数字影像处理软件等而构成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在现阶段,该技术发展快、仪器类型多。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类;第一,基于样本受平板鞘流液刺激作用下,于流动过程中数字进行影像拍摄,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所形成的仪器;第二,样本充入计数板后,采用不同技术促使其沉淀,于静止状况下进行数字照片拍摄,通过计算机软件识别所构成的仪器[2]。

1.1静止拍摄型数字影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静止拍摄型数字影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孕育而生。以往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主要是将尿液标本充入流动式计数板,借助摄像头来进行拍摄,基于计算机显示下,人工确认尿液有形成分类别、数量,最后形成图文报告[3]。考虑到有形成分种类多,且体积大小易变化,易受保存条件影响,识别困难。以AVE-76系列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为例。该仪器组成部分包括流动式计数板、自动显微镜、自动进样系统等,经进样系统作用下,尿液标本充入流动式计数板,待自然沉淀后进行测定。显微镜按照要求转换镜头,依据测定规程,仪器首先采用低倍镜进行拍摄,计算机系统按照图片内容定位目标,进而转换成高倍视野,对定位目标进行拍摄。计算机系统中存在数据模型库,分析目标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而开始数字化处理,与系统内数据模型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并行定量计数,最终构成图文报告。该分析仪除常规尿有形成分分析外,还可对异形红细胞形态学进行分析,室内质控功能强大[4]。

1.2流动拍摄型数字影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

从该类仪器检测原理角度出发,在鞘流液包裹作用下,尿液有形成分经由流动计数池,促使细胞呈一列排序[5],以便拍摄时进行图像分割。此外,在流动过程中,全自动智能显微镜的摄像镜头与细胞最大平面与维持90°,摄像镜头可拍摄最大平面图像[6]。在进入流动池前,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需进行技术处理,保证拍摄与分析的图像易于区分。照片影像通过系统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在尿中有形成分识别与定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其他影像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

在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自动识别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均采用自动进样,借助显微镜平台来拍摄图像信息,检测速度快、识别能力强。以LX8000一体化全自动尿液尿有形成分分析系统为例。该技术主要汇集了两大系统[7]:第一,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系统;第二,全自动尿有形成分相差显微镜分析系统。从本质上来看,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有形成分的全自动镜分析。尿标本经吸样均匀后,充入平面流式计数池内,经自然沉淀后测试,智能识别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可对低倍与高倍视野图片成分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定量计数,具有自动识别样本条码、清洗、保养等优势[8]。

2尿液有形成分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流式细胞技术主要是指结合DNA染色技术,对尿标本中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行核酸荧光染色,借助半导体激光技术,进行细胞检测,按照细胞长度、大小、核酸含量、结构等内容进行综合分类,精度高、检查速度快[9]。在现阶段,该技术还结合了双检测通道,联合特殊试剂,可对细胞与细菌成分进行检测,准确性极高。具体而言,利用该技术可于每小时内对100个尿液标本进行测定,汇报5项分析参数,标记6种有形成分,分析散点图、直方图[10]。针对其检测原理而言,当仪器充分吸入细胞等成分后,经由试剂染色进入检测部,在激光照射下,仪器依据颗粒大小、染色等特征进行判断,并显示在散点图上[11]。仪器具有反映小圆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的散点图,仪器收集到散射光信号、荧光强度信号、电阻抗信号后,将其转化为数据,形成散点图、直方图,进而获取各种有形成分相关数据。针对分析参数而言,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等,还可对结晶、小园上皮细胞、精子、粘液丝等进行提示报警,利用研究性参数,能够作定量报告[12]。如综合尿干化学分析仪器,可接收尿干化学结果,形成尿分析报告。

此外,该仪器可分析尿中红细胞体积,按照红细胞体积大小,对血尿性质进行综合判断,在血尿来源与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13]。当进行红细胞分析时,大部分红细胞体积均会出现变形,仪器则会出现显示,于直方图中可见红细胞分布状况;当红细胞形态正常时,于直方图上可见细胞峰位置[14];当细胞大小比例无法进行区分时,仪器则提示无法鉴别。经由筛性实验,当结果提示阴性时,可完成报告;当提示为阳性时,则需进行复核。当结果不一致时,判断结果以人工显微镜下鉴别结果为指标。若仪器存在结晶、管型、小园上皮细胞、酵母细胞、精子等显示信息时,需人工进行鉴定[15]。

结束语

在现阶段,检验界推广应用的尿液有形成分自动识别系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化学检查与理学检查辅助作用下,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定位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与预后,相信尿液有形成分检验自动化水平将会进入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丛玉隆,马骏龙.尿液有形成分镜检与自动化检测方法学利弊和互补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6):609-611.

[2]丛玉隆,马骏龙,张时民等.尿液细胞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3):211-214.

[3]马骏龙,丛玉隆,陆玉静等.尿干化学与流式细胞术联合用于尿液有形成分镜检筛选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6):494-500.

[4]Vedat,Sar,Erdinc,Ozturk.Stimulusdeprivationandoverstimulationasdissociogenicagentsinpostmodernoppressivesocieties..Journaloftrauma&dissociation:theofficial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ofDissociation(ISSD),2013,14(2):643-644.

[5]王建刚.尿液显微镜检查的分析中质量控制流程与方法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764,

[6]A,Ferchiou,F,Schürhoff,E,Bulzacka,M,Mahbouli,M,Leboyer,A,Sz?ke.[Sourcemonitoring:generalpresentationandreviewofliteratureinschizophrenia]..L'Encéphale,2010,36(4):593-594.:605-608.

[7]丛玉隆.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及镜检筛选标准的制定[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6):481-483.

[8]徐卫益,陈保德,许青等.尿液自动化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建立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89-1591.

[9]梁勇彪.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结果比对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2,18(6):867-868.

[10]陈雨,程闽,李薇等.自动化尿液干化学和有形成分分析复检规则的制定和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6):501-506.

[11]袁运菊,张红胜,刘文强等.尿液管型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复检率影响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4):507-508.

[12]Elizabeth,Hegeman.Ethnicsyndromesasdisguiseforprotestagainstcolonialism:threeethnographicexamples..Journaloftrauma&dissociation:theofficial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ofDissociation(ISSD),2013,14(2):893-894.

[13]Jennifer,Xu."Iwanttotea":anenteringmedicalstudent'sperspectiveongeriatrics.Journalofthe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2013,61(8):685-686.

[14]Torsten,Passie,Udo,Schneider,Mathias,Borsutzky,Roger,Breyer,HinderkM,Emrich,Borwin,Bandelow,Gerhard,Schmid-Ott.Impairedperceptualprocessingandconceptualcognitioninpatientswithanxietydisorders:apilotstudywiththebinoculardepthinversionparadigm..Psychology,health&medicine,2013,18(3):2186-2187.

[15]G,Dewulf,D,Harrois,E,Mazars,C,Cattoen,F,Canis.[EvaluationoftheperformancesoftheiQ(?)200ELITEautomatedurinemicroscopyanalyserandcomparisonwithmanualmicroscopymethod]..Pathologie-biologie,2011,59(5):9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