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尤文肉瘤的叙事护理个案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1例尤文肉瘤的叙事护理个案报告

赵晓娟1杜春玲2(通讯作者)

(1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连云港222000)

(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1例尤文肉瘤术后发生肺部转移再入院患者的叙事护理,探讨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特殊意义。方法:运用叙事护理技术,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以及尊重、好奇、谦卑的态度和患者沟通,在说故事中给予患者生命的力量,疗愈患者。结果:患者从胸闷气短,唉声叹气,到面带微笑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结论:叙事护理能够帮助治愈患者的心灵伤痛,改写患者的生命故事,利于疾病预后。

【关键词】叙事护理;尤文肉瘤;个案报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81-02

尤文肉瘤是起源神经外胚层的骨或软组织的小圆细胞肿瘤,恶性度高,病程短,转移快。初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处于晚期,多治疗效果不佳,有复发可能[1]。较多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特别是术后复发者心理压力更大[2]。叙事医学,Charon将其定义为:具备叙事能力的医生开展的,能够提供人道且有效诊疗活动的医疗模式[3]。Aloi[4]将叙事护理定义为利用叙事手段,帮助患者抛弃过去的生活故事情节,并建造新的、有积极意义的故事的一种护理干预方法。叙事护理,它强调护士以倾听、回应的姿态进入到患者的故事中,了解患者的体验经历,一方面能引导患者疏泄情绪、感受关怀温暖,推动护患友好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还能启发患者对自身故事多角度思考,发现自身潜在力量,从而利于疾病预后[5]。本文中是一位尤文肉瘤术后发生肺部转移再入院的患者,情绪低落自觉胸闷气短,已经不仅仅是疾病的躯体痛苦,而是内心担忧无法排解,本文通过运用叙事护理的理念和技术,与患者沟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特以此案例探讨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特殊意义。

1.个案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张某,女,31岁,英语教师,尤文肉瘤术后2年。29岁发病,化疗两年,不幸肺转移。患者性格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住院期间情绪低落,甚至有时会自觉胸闷、气短,一提到“医院”就唉声叹气。27岁时,母亲因探望月子中的她车祸身亡。

1.2护理方法

采用叙事护理方法中的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四种方法[6]。(1)外化:就是给问题命名,把问题和患者脱离开来,增加患者的掌控感,分为问题命名,询问影响,评估影响,论证评估四个步骤。(2)解构:探索问题根源的过程,探索患者自我认同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过程就是解构,就是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把已经内化的概念外化出来。(3)改写:在认同蓝图和行为蓝图之间不断穿梭往来探索的这个过程中,把很久以前,过去,最近发生的例外正向事件迁移到现在,将来,自我认同发生变化,然后发生改写的行为。(4)外部见证人:去陪伴和见证患者的故事,分别为表达,意向,共鸣,触动,好奇五个连续的步骤,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1.3护理过程

1.3.1叙说故事张某:我现在就像是个废人,每天跟医院打交道。本来病情控制,快能上班,这次肺部转移入院,一下子就什么都没了。我很害怕,觉得自己完了,以前同事都混得不如我,现在都比我强,心里感觉很难受,本来要去上班,结果又生病住院了,校长肯定会对我不满意的。

1.3.2问题外化

H:你觉得你这种感受叫什么?

Z:我觉得就是“熬”,感觉自己像是又死了一回!

表1张某的外化对话

步骤内容

问题命名熬、不愿意见人

询问影响没意思、爸爸担心

评估影响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论证评估想要过29岁以前的生活

1.3.3问题解构

H:我能理解,你很坚强,20岁大专毕业考上在编教师,在校期间多次省大赛获奖,你坚韧不拔,像小豹子一样勇敢而有力量。我20岁的时候还什么都不会,都是父母包办的。

Z:恩,那也是给逼出来的,我以前很优秀的,当班长,一直都是。毕业后,又考上了在编教师,获得了很多奖,因为这个病我暂停了工作。我憋着股劲儿,我就想等病看好了我再回去好好工作,所以到处看病,再苦再难我也不怕。

H:你觉得在校长眼里,你是怎样的人?

Z:聪明,有能力吧。

H:你对校长带来了什么?

Z:他有获省大奖的老师,很自豪,他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培训年轻老师,其他年轻老师也受益。

H:你对校长有这么大影响呢。

Z:嗯,真是的呢!我本来想等病好了就能去上班了,可2年了,我还是那个病怏怏的我!你说怎么这么折磨人?

H:2年了,很难想象。你是怎么过来的?

Z:我就是心气高,不服输,上学时就这样,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不希望我爸再为我受苦,也想让天堂里的妈妈安心,可我不愿意见人……

H:不愿见人和那个“熬”一起来的吗?

Z:应该是,以前上班的时候朋友多,现在很少交往,没意思,现在就是熬。不过我挺能熬的,19次化疗,1次手术,我都挺过来了,很幸运吧?

表2张某的解构对话

贡献影响

校长对她的贡献考上在编教师、多次省大赛获奖

她通过校长形成的身份认同聪明、有能力

她对校长物生活的影响有获省大奖老师的校长

这种贡献对校长身份认同的意义自豪,投入更多,其他老师受益

1.3.4改写

H:“幸运”真好!那么艰难还认为幸运,真坚强!怎么能让幸运更强大?

Z:现在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不用化疗,就能好好活了!

H:好好活指什么?硬扛?想放弃?

Z:不,发烧,跟硬扛不去医院有关。上学时聪明,有能力,运气不错,当老师,校长夸奖。我现在坚持治疗,就能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H:那个是慢性病,不能治愈?怎么办?

Z:我知道治不好,最多不放弃,这次尝到苦处了。

H:你向往29岁以前的生活,那时候的你有什么想跟这2年的你说的吗?

Z:这两年你受罪了。

H:受罪的你跟29岁以前的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Z:还是很幸运的,死了19回都挺过去了!爸爸才受罪,等我好了,不让他担心。

H:病情控制后,要怎么看待这2年?

Z:很遗憾!没能好好活!如果重来,我会走出去,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

表3张某的改写对话

2.结果

两天后,她爸问我:“你说了啥?她现在爱笑也爱说话了!”从护士口中知道,她积极配合操作还主动沟通自己的感受;从病房室友口中知道,她经常参与大家的交流,有时候还讲笑话。她的微笑温暖了父亲的心,也让她真正敞开怀抱拥抱生活。一周后她做完手术,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3.经验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故事,叙事护理就是倾听他们的故事,改写生命脚本。叙事护理的过程其实是各种技术穿插其中的,有时候浑然一体,并不觉得生分,没有单一固定的叙事护理模式,技术也只是用来帮助患者透过苦楚,重塑生命脚本的。叙事重要的是态度,是对患者的温情。叙事护理将护理人文关怀变得具体可操作,更容易实践。

叙事护理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5]。本例中张某患上恶性程度高的尤文肉瘤,经过19次化疗,1次手术,不幸又肺部转移,心情低落,出现逃离反应,态度淡漠,不愿与人交流,认为自己是一个废人。通过叙事护理的理念和技术,主动进入她的生命故事,发现她生命中的“例外故事”,在现在、过去、未来中反复穿梭,不断改写她的“认知蓝图”,最终发生行为的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闪光点,在人生的困顿中,这些闪光点的意义尤其特殊,它能释放出正能量,改写现在经历的苦难。叙事护理关注患者的内心,去重塑患者生命的故事,在“例外事件”中寻找疗愈的力量。做叙事需要一种感动,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在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护士长就在重走患者的生命历程,陪她同喜同忧,同笑同哭,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潜移默化的叙说中改写患者的认知,笑对生活的苦难,利于疾病的预后。

叙事护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只有生命才能进入生命,只有灵魂才能和灵魂交流。护士长在倾听中,进入患者的生命,用心在和患者沟通,不断疗愈患者的伤痛,同时也在疗愈自己,她们彼此见证,共同发生行为的改变。护士长最后其实运用的不仅仅是外部见证人这个技术了,她已经走进了患者的生命,心和心如此接近,才会让患者也进入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中。这是叙事独特的魅力,在叙事护理中,护士见证患者的改变,也在患者的改变中见证自己职业的特别意义。

Cepeda等研究表明患者叙事情感表露内容的多少与疼痛控制效果呈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叙事护理能否起到相应的作用,还要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是否能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有进入生命,叙事护理才能起到改写的目的。本文中的护士长不止一次的交流都被拒绝了,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患者接纳了护士长,才有了文中的对话。只有主动愿意叙说的患者,有倾诉愿望的患者才能被打开,才有疗愈的力量,护士的技巧、态度、耐心都会影响到患者。作为护士想要真正运用护士护理,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说话能力,让患者愿意倾诉,愿意诉说。

Odell研究指出护士对于叙事护理会存在担心和焦虑的情绪,原因在于护士担心自己无法应对倾诉,不知如何回应,认为自己没有叙述护理的能力。由于叙事护理是新兴事物,在护理的教科书中护士并没有学到如何应用叙事护理,对陌生都会存在恐惧,而且面对面的交流中,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料的,担心自己不知如何应对。李春《叙事护理》一书中给出了她认为最为可用的技巧,是护士拿来就能用的。作为护理出身的李春老师将叙事和护理结合起来,总结出了外话,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治疗性文件几大叙事技巧。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陌生到熟悉,鼓励护理人员开口叙事,只要能对患者有帮助的讲故事都是好的叙事。低年资护士整体沟通技能、矛盾识别及处理能力欠佳。针对此,护理管理者可有效应用叙事的技巧,培养他们沟通的能力。李春老师在书中也强调,叙事没有对错,只要愿意去做,不要拘泥于技巧,重要的是态度。

叙事护理看起来似乎只是在闲聊,不同的是在这种讲故事中,让患者获得了生命的力量。本文中的患者经历了母亲去世,尤文氏瘤手术1次,化疗19次,又发生肺部转移,自觉胸闷气短,情绪低落,是感觉到生命力量的虚无,而在叙事中,护士长发现她生命的“例外事件”,改变了认知蓝图,继而让她获得走下去的生命力量。叙事的语言,是一种生命的语言,每个人生命的语言不一样,获得的力量也不一样。希望此文的叙事护理个案能带给更多护理工作者,护理管理者跟多的启发,让更多的患者获得生命的力量,铺开生命的蓝图。

【参考文献】

[1]林燕妹.1例左髂骨尤文氏肉瘤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7017,15(18):2303-2304.

[2]尤艳,郑晓缺,王林,王媛.骨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康复的研究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2):383-384.

[3]CharonR.Narrativemedicine:amodelforempathy,reflection,profession,andtrust.JAMA,2001,286(15):1897-1902.

[4]AloiJA.Thenurseandtheuseofnarrative:anapproachtocaring[J].JPsychiatrMentHealthNurs,2009,16(8):711-715.

[5]黄辉,刘义兰.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