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樊瑞姣

河南漯河市舞阳县第二实验中学樊瑞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让人不能满意。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如何能改变这样的现实,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显得越来越紧迫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陈述自己的看法”,“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培育科学理性精神”,“重视对写作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真情实感的表达。”这里提出的既是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也给教师指出了作文教学的方向与方法——走进学生,从貌似顶端、高高在上的考试中下来,从束缚手脚、沉闷死板的作文课中出来,敲响学生尘封的心门,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更为广阔、精彩的天地,让学生尽情挥洒。下面就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加强课外阅读——以读促写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这个道理。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读书,要读第一流的著作。"名著,名篇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结晶,这些作品的丰富思想文化内涵,对学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作用将是有限的课本知识所无法替代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博观而取,厚积而薄发。"这说明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前提。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同时,还要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二、培养写作兴趣——以趣促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顾名思义,所谓"以趣促写",就是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以促进作文写作。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恒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产生。”

“作文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作文这种"客观事物"缺乏热爱与兴趣,未能激发字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它有赖于语言知识、写作知识、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等素养的不断积累和扩展;需要有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需要有注意力、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控与配合。

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征,研究以上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探索提高学生协作能力的途径,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解除了作文畏惧心理,焕发出热爱作文、企盼作文的情感,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积极主动作文,能力的提高就可计日以待了。

在训练写作时,只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或若干个备选题目,让学生有选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的自由。这样,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感可发。若规定太死,硬要学生写他不愿写或无条件写的东西,他们阅历少,又没留心观察生活,脑海里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素材,写作时只好凭空想象,硬写出的东西就会苍白无力,东拼西凑,就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不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因此,作文时应为学生创设情景,使之身临其境,有话可写。比如以接龙游戏方式每个人写一段文字,最后连成一篇文章,比如以某个老师、同学为模特,用文字给他"画像"。可采取游戏式的方法来讲评作文。老师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分好、中、差放在讲台上,由上次作文受到好评的同学随便抽出一本,分别在全班朗读,让同学们评议,最后老师进行深入剖析、小结。这样,好的作品给了同学们营养;质量差的作品同学们会从中吸取教训,更会引起作者重视。从而提高全班同学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习作交流——以悟促写

学生作文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死板而僵硬的,而应该有更灵活更随意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的文章体现出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成长”的结果,教师的作用是较为有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顺势引导,让这种“自然成长”更充分一点呢?让学生自己拿起修改的剪刀,修剪这棵自然成长的佳木呢?

互评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学生对作文进行相互评价,相互修改,达到共同进步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把作文批改权交给学生,并不是教师可以减轻工作量,高枕无忧,反而工作更多了。因为教师要作恰当的引导和指点,设法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这是一项细致而长久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逐步提高学生对作文批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

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去修改自己的作文,理性审视自己的表达,既不隐恶,也不高估。同时,鼓励学生拿出自己修改的文章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相互评价,从中吸收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不断地调整提高。将单一的作文批阅方式转变为学生习作的交流活动,把只有教师才能进入的作文批阅空间变成每位同学都能自由表演的舞台,让学生作文有更多的读者与观者,这样,学生的写作价值就能更能体现出来,学生的个性也才有真正展示的必要了。

四、重视习作评议——以励促写

欣赏永远比批评见效.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鼓励评价的写作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又怎么能升学、进入初中或高中呢?

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写作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编些有趣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被学校黑板报、广播室和校刊采用的稿件和好的习作,及时进行评议,并对作者给子表扬。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写作兴趣小组,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当编者。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参加作文竞赛。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或换回获奖证书时,或受到师生好评时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学生每享受一份成功的乐趣,便增加一份对写作的兴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者相信,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