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消化性溃疡常用西医疗法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66例消化性溃疡常用西医疗法对比分析

白坤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目的:对消化性溃疡西医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2人。A组患者给予抗酸剂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胃酸分泌抑制剂进行治疗;C组患者给予保护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三组患者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药对消化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其中以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的疗效最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西医疗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R36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3-002-0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消化内科抽取66例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人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2008年修订的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验确诊。本组研究在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和经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的基础

上,随机将其分为三组。其中A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16岁-51岁,平均年龄(31.6±2.71)岁。B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7岁-50岁,平均年龄(30.09±3.1)岁。C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9岁-54岁,平均年龄(32.4±2.01)岁。本次研究的纳人标准:患者3月内未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经过尿检,其尿素酶呈阳性;无心、脑、肝、肾疾病。排除活动性出血、幽门梗阻和恶变患者;排除心、肺、肝、肾等器官出现不良反应者;排除三个月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纳人标准,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给予抗酸剂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胃酸分泌抑制剂进行治疗;C组患者给予保护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A组患者使用抗酸剂与胃酸进行综合,从而降低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加速溃疡症状的愈合,饭后lh服药,每天2次,4天为1疗程;B组患者使用胃酸抑制剂主要是抑制患者胃酸的分泌量,从而帮助消化性溃疡进行愈合,饭前lh进行服药,每天2次,4天为一疗程;C组患者给予使用保护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是在患者的溃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降低溃疡面与胃酸的接触,帮助溃疡进行愈合,饭前使用温水进行服药,一天3次,4天为一疗程。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溃疡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溃疡面积减小;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溃疡面积无减小或扩大。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使用软件SSPS15.0统计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显效6(27.27%)例,有效13(59.09%)例,无效3(13.63%)例,总有效19(86.36%)例;B组患者显效11(50%)例,有效10(45.45%)例,无效1(4.55%)例,总有效21(95.45%)例。C组患者显效6(27.27%)例,有效11(50.00%)例,无效5(22.72%)例,总有效17(77.27%)例。三组患者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头晕1(4.55%)例,恶心2(9.09%)例,总不良反应3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3.64%;B组患者头晕O(0%)例,恶心1(4.55%)例,总不良反应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55%;C组患者头晕2(9.09%)例,恶心2(9.09%)例,空中含有异味1(4.55%)例,总不良反应5例,总不良反应率为22.73%。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部和十二指肠等部位的溃疡,是消化系统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不受年龄的限制,任意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患病。而且,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的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彻底治愈。所以,导致该病极易反复发作,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从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饮食习惯的影响之外,患者的精神状态、细菌感染和药物影响等也是重要的诱导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疗消化性溃疡,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导致胃穿孔、消化道出血、幽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癌变,危及生命。为此,选择有效的药物提高消化性溃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即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常用奥美拉哩等质子泵抑制剂结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医治疗主要是中药汤剂治疗。如半夏泻心汤、肝胃百合汤等汤药治疗日经临床研究证明.单纯采用西药或中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仍达不到满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控制疾病的复发。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该病的发生和人体的脾脏等部位息息相关.在病情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气血两亏和脾胃虚弱等症状。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刑伟斌.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北方药学,2011,07:67-68.

[2]陈祖达.兰索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5:116+118.

[3]郭玉霞.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2,36: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