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吴彬

河南省镇平县涅阳四初中吴彬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以“舌耕”为业的历史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因为正是通过语言,教师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的质量。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历史教学语言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语言,即历史教学语言要以具体的历史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要让学生能听懂并且喜欢听;要让语言达到规范化和精确化。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具有准确真实性、生动形象性、情感激励性、通俗易懂性、风趣幽默性和反映时代性。

一、准确真实性:历史课堂教学不是说评书,更不是演话剧,而是真实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教师应该像史学家那样,使用直率而朴素的教学语言,不要因美辞而害意,不要因卖弄而练饰。我国有很多史学家文风就非常的质朴。如范文澜先生就是典型的一位。他在谈到太平天国领袖们对天京事变应负的责任时写道:“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横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尤其是最后一坏,历时较久,祸国的军令政令迫使太平军逐步削弱以至于溃灭。”这一简短的话语,直截了当,朴实无华,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使人寻味无穷。这些就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语言的借鉴。

二、形象生动性: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看不到,摸不着,教师要想使那久远的历史事件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想听、爱学,除了使用直观教具外,就必须发挥语言的直观作用,用言语唤起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的历史表象或进行想像以形成新的历史表象。这就要求教师把历史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场面。如:讲中法战争镇南关之点战时就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年近70岁的老将冯子材,头裹方巾,身穿短衣,脚踏草鞋,双手紧握长矛,大呼一声跃出墙外,率先冲入敌阵,与法军展开肉搏战;再如讲北宋瓷器做工精细、色泽莹润时就可用这样的比喻“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讲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时可用范文澜先生的比喻“鹅行鸭步式的前进”;讲清朝后期官场腐败可用“文官爱钱又惜死,武官怕死又爱钱”等等。这些绘声绘色、简洁生动的语言,不但能形象深刻地说明历史问题,还给学生留下了逼真而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激励性:就是要求教师讲课要声情并茂,以情感人。这种情感激励,既可以用在语言的遣词造句上,也可以表现在说话时语言的话调上,教师要用热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使学生受到正义感、爱国感、英雄感等感情的熏陶。如讲圆明圆被焚烧时,我就使用控诉性的文字和采用悲愤的语调讲道:“侵略者焚烧圆明圆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象发生了日蚀一样。中国人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愤,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

我觉得这样讲述,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通俗易懂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十多岁的青少年,他们的历史知识和语言词汇的积累尚有不足。为了减少以至避免由于生僻的词句和艰涩的话语,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历史教师应当注意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适当口语化,多采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懂。如讲“淝水之战”中秦军的战败时我就用了《历史小故事丛书》中的语言:从淝水战场上溃退下来的秦军没命地向西北方向奔逃。为了躲避晋军人马的追杀,他们不走大道,专在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地里奔跑,盔甲、兵器、旗帜丢得遍地都是。由于内心极度惊恐,他们听到尖厉的风声和空中鹤群的啼鸣声,都当作是晋军的追兵,吓得不敢喘口粗气,争着逃命。许多士兵被后面拥上来的人马活活踩死。后来,人们就用“风声鹤唳”来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仅不会丧失历史的韵味,反而会使历史教学语言更加通俗,更有生气。

五、风趣幽默性: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教师的风趣幽默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佐料”。幽默是清风、是智慧,它能给人以欢笑,也能给人以思考。例如:我在讲1959到1961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失误,又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勒紧裤带,生活十分困苦时,我给学生讲了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对子女的期望是:“儿啊儿,快点长,长大当个司务长(食堂管伙的)吃白馍,穿大氅……。”学生在笑声中又多了一种苦涩的思考。

六、反映时代性:历史教师要想把历史课讲的深刻透彻,让学生印象深刻,除了用词要精当和叙事要具体之外,还应该注意到讲课所选的史料要能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如讲西安事变时我用了徐彬如先生在回忆西安事变时的一段叙述:“张学良带周恩来同志去见蒋介石,张学良说周恩来先生来了,蒋介石一听脸色变了,非常害怕,连说:不见,不见。张学良笑了,说周先生已经来了,你们是老交情,我们是近年新交。宋子文、宋美龄也在场。周恩来同志进去了,同蒋介石握了手说,我的头是从你的刀底下滚过来的,现在都不说了,一致抗日吧,宋美龄圆场说:算了吧,以后不剿共了。”这一段记录,不仅形象地勾画出了蒋介石的狼狈心虚和周恩来的磊落豁达,而且把当时中国社会即将结束内战、开始抗战的时代气氛具体地呈现了出来,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是提高学生能力,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重视对史料的积累、整理和应用。史料是构成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含有史料内容的历史教学语言是不可想象的,作为历史教师要博览群书,尽可能多地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广阔深厚的知识背景,为教学语言奠定基础。当然还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剪裁,“择其善者而从之”,还要把这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熟记、咏诵以使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运用。

二是要多看优秀的史学著作,多积累词汇,多揣摩作文技巧。常言说“文史不分家”,往往杰出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字著作,因此,我们从优秀的史学著作那里,不仅能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得到语言方面的众多营养。如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历史教师应认真学习的很好的史书。还有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各种文史报刊、杂志等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读的资料。最好能把一些好的词句摘录下来,以扩大自己的词汇,为课堂教学语言打下基础。

三是要学习演讲术,锻炼口才和控制声音的技巧。历史教师最常用的教学语言是口头语言。所以应该加强演讲法的学习,掌握朗诵的技巧,练就一副好嗓子,并会控制话语的抑、扬、顿、挫。这样就能如虎添翼,使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更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