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张开

张开

(湖南衡阳市中医医院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益气温阳活血汤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剂、β受体抑制剂、ACEI、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其中EF、SV出现明显上升,而LVEDV和LVESV则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症状和体征,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益气温阳活血汤;中西医结合

心力衰竭一般见于心脏病终末期,静脉回流足够的情况下,由于心排出量相对或绝对不足,并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引起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生理综合征[1]。心力衰竭基本机制为心脏重构,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长期激活和兴奋是心肌重构根本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高,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每年全球新增20万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成为全球性人口安全卫士问题[2]。中医根据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将其归于“心悸”、“心痹”、“痰饮”、“水肿”等范畴,在治疗方面除了关键治心外,也注重肺、肾、脾的调护,对于巩固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笔者将9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分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7~72岁,平均(59.2±8.5)岁,病程0.5~1.6年,平均(1.0±0.3)年,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29例;对照组49例,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35~76岁,平均(60.7±9.4)岁,病程0.4~1.4年,平均(0.9±0.4)年,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试验所有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于2005年提出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评估指南》,并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3]。排除标准:排除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以及NYHA分级中Ⅰ级、Ⅳ级患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剂、β受体抑制剂、ACEI、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汤,方药包括丹参30g、益母草15g、党参15g、桂枝12g、泽兰12g、炙甘草10g、附子6g、红花6g,气阴两虚患者加用黄芪、太子参、五味子、麦冬;心悸不安甚者加酸枣仁、龙骨、夜交藤;痰浊壅盛加用苏子、陈皮、法半夏、海浮石;瘀水互结水肿者加用泽泻、茯苓皮、大腹皮。加水煎煮,1日1剂,分两次服用。

1.3观察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期容积(LVESV)以及心搏量(SV),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改善以及心功能提高情况。

1.4疗效判定显效:患者心力衰竭病情基本被控制,症状和体征有较大改善,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但<2级;无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无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情况(±s)

3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心气和心阳不足,以脾肾阳虚为本,常伴心、肾阴虚,以水湿、瘀血、痰为标,多表现为虚实夹杂[4]。笔者认为本病治疗早期宜益气敛阴,而后期以益气温阳治本,活血利水治标。本试验中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心功能改善和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单用西医治疗患者。方中丹参和红花可补心活血、宁心安神,党参有补益心气功效,附子、桂枝助心阳、补肾阳,通脉益火,泽兰、益母草活血痛经、消肿利水,甘草调和诸药,共同发挥益气活血和通阳利水功效。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症状和体征,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美霞.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张昊景,何婷.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0):82-83.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

[4]杜俊贤.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