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所致咯血的治疗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所致咯血的治疗价值

陶林森

陶林森(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271219)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内科治疗无效16例患者使用1-3mm明胶海绵,或注射聚乙烯微粒子(200-1000um)进行栓塞或钢圈。术中使用1-3mm明胶海7例,注射聚乙烯微粒子(200-1000um)6例,钢圈3例。结果随访期间,其中有1例行2次BAE治疗栓塞成功。16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2例。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治疗急性大咯血的快速、安全、有效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咯血治疗价值

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可发生咯血,而当发生大咯血时可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达50%~100%,其死亡原因主要是窒息和休克。支气管动脉是肺的主要营养血管,它沿支气管走行,其分支供应支气管及部分横膈和纵隔脏层胸膜。正常支气管动脉纤细,与支气管伴行并分支。咯血多由支气管动脉破裂引起,其主要原因为病变直接侵犯破坏血管壁导致破裂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存在分流,因而易破裂出血。对于反复咯血的患者过去或传统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外科手术切除出血的肺叶,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外科手术创伤大,效果不是很确切,也不一定好.因此,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对其出血的血管进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经内科治疗无效的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一例患者行2次BAE治疗栓塞成功,在随访期间未见有复发。大咯血[1](一次咯血量>100ml或24h咯血量>500ml)7例,中等量咯血(100~500ml/24h)6例,少量咯血(<100ml/24h)3例。患者经胸部X线片、CT或肺动脉CT血管成像、痰找结核杆菌、PPD皮试、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并明确诊断。

1.2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导管采用预成型的5-5.5FCobra,或牧羊钩导管,进行超选择性栓塞时用应3F同轴微导管。造影剂为40-50%复方泛影葡胺6-10ml,或非离子造影剂4-8ml。栓塞前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以及相关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锁骨下动脉)造影,明确病灶的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后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当造影发现出血动脉后使用1-3MM明胶海绵,或注射聚乙烯微粒子(200-1000um)进行栓塞或钢圈。透视下观察,当发现出血动脉被完全栓塞,达到止血目的后停止操作,并行造影直至病变血管不再显影。对于有相关动脉多支供血的采用同样方式进行栓塞。在操作当中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对复发患者均再次行栓塞术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24h内活动性出血停止,无复发。显效:咯血次数明显减少,仅痰中带血丝或每日最大咯血量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好转:活动性咯血次数减少,症状减轻,随访有咯血复发,但每日最大咯血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2结果

2.1治疗效果:经内科治疗无效的16例患者行BAE治疗栓塞成功,在随访期间,其中有1例行2次。16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2例。术中使用1-3mm明胶海7例,注射聚乙烯微粒子(200-1000um)6例,钢圈3例。

2.2血管造影表现:供血的支气管动脉增粗,病变区血管增多、扩张,局部呈团状、网状或丛状,支气管动脉与肺动、静脉有分流现象,造影剂外溢至支气管腔内或病灶内,其中造影剂外溢是出血的直接征象,而以支气管树为轴心呈扫帚状增生紊乱的血管束为具有特征性的造影异常表现咯血的重要诊断依据。

2.3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出血的诊断标准为:①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扩张。②体循环与肺循环分流。③造影剂外渗,聚积。本组16例全部显示为支气管动脉增粗,远端血管扩张。7例见体-肺循环分流。5例见造影剂聚积。1例左右支气管共干,3例右侧支气管与上肋间动脉共干。16例均行出血动脉栓塞。全部病例止血效果良好,未见栓塞后再出血,无重要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价值:利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诊断和治疗大咯血已被证实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反复咯血,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手段,本文16例咯血患者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达到治愈,无一例因栓塞而引起死亡者。支气管动脉供应支气管和肺血管,其静脉大多数通过肺静脉回流。其余部分经支气管静脉回流。支气管动脉末梢与肺动脉末梢有吻合。肺内病变如炎症,肿瘤等引起支气管动脉扩张,如肺毛细血管床被破坏,在血管造影片可见体循环与肺循环分流现象。本组病例有7例见此征象。我们认为,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又缺乏手术指征的大咯血患者,BAE术对于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迅速控制出血,挽救患者生命,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也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3.2疗效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大咯血患者肺部病变范围大,毁损程度高,病变血供丰富,常有多支血管供应或伴有B-P分流,难以进行完全彻底的栓塞,且对于大咯血复发病例,认为再次行栓塞治疗有效。

3.3并发症的预防BAE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脊髓损伤而导致截瘫,其发生率约为2%~3%。,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脊髓供血[3]。总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可作为抢救大咯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必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支气管动脉是肺的主要营养血管,它沿支气管走行,其分支供应支气管及部分横膈和纵隔脏层胸膜。正常支气管动脉纤细,与支气管伴行并分支。咯血多由支气管动脉破裂引起,其主要原因为病变直接侵犯破坏血管壁导致破裂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存在分流,因而易破裂出血。

急性大咯血往往严重危及生命,随诊介入性技术发展,BAE已成为一种治疗大咯血的重要手段[4]。总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当患者缺乏手术指征而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时,可作为抢救大咯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必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施海彬.介入放射诊疗策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2-117.

[2]顾正明,何礼贤.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长期反复咯血,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3):165.

[3]张和平,蔡宇星,王文汇,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9):809-811.

[4]王鸿林,黄怀钱.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意义和价值[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3(1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