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钢管杆基础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送电线路钢管杆基础设计

刘亮亮

(国网河南长葛市供电公司河南长葛461500)

摘要:由于送电线路基础将长期承受拉压交变外力作用,且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通常是其设计控制条件,在开挖回填基础类中,如果回填土强度得不到保证,则回填土与坑壁间不能形成固结作用,受拉力荷载作用时不能形成抗拔倒锥体,且变形大,抗拔承载力降低。原状土掏挖基础充分利用了原状土承载力高、变形小的优点,施工过程中避免了大开挖,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避免了对原状土的过分扰动,使原状土内摩擦角和凝聚强度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大幅度提高基础抗拔能力。

关键词:送电线路;钢管杆;基础设计

1送电线路钢管杆基础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1.1运行安全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的优劣关系整条线路的安全运行,一旦某个铁塔基础出现塌陷、滑坡、拔出等安全事故,整条线路运行将面临瘫痪。应针对不同的基础负荷、地质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基础型式,不仅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需要,同时也为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1.2造价合理

杆塔基础作为送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工期和劳动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整个一般送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基础工期约占一半、基础运输量约占60%、费用约占15%~35%。为了减少高压送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应因地制宜地选用合理的基础型式。

1.3环境保护

送电线路中,各个塔位的微地形相当复杂,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工程建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设计应根据塔位不同的地质、地形及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不同的基础型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承载能力、材料耗量、石方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各不相同,充分利用各型基础的优点,尽量达到减少土石方,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1.4施工方便

送电线路由于具有杆塔基础的特殊性和施工现场的分散性,又受多变的地形、地质、运输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一般大型施工机具难以进入现场,钢筋、混凝土等基础原材料运输困难。另外线路基础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情况复杂,传统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会受到不同程度限制,导致送电线路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其它行业。这就要求在进行新型基础设计的同时,还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不仅要降低工程造价,还要考虑施工的劳动强度,施工能否实现,能否保证施工质量。

2送电线路钢管杆基础设计要点

2.1杆型规划

杆型的规划决定着荷载的大小,而荷载作用是钢管杆设计中的决定因素,因此,杆型规划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在杆型规划时,首先应配合电气专业综合分析该工程的路径、沿线地形、地质、地物及跨越的障碍物等,确定杆型的经济呼高及档距。转角杆的角度划分是耐张杆规划中的重要环节,角度力往往控制转角杆的选材,一般以20°划分一档。如果该工程路径曲折系数大,转角数量多且角度使用广,可对角度划分进一步细化,可按10°一档划分。在钢管杆设计时,杆型的规划相当关键,需综合、全面的分析和考虑。

2.2几何尺寸

钢管杆的锥度、梢径、截面形状、杆段划分是钢管杆设计的直接影响因素。(1)锥度和梢径。锥度由钢管杆所受荷载的大小决定,钢管杆所受荷载越大,弯矩包络图斜率就越大,从而需要越大的锥度以保证受力合理。同时由于挠度控制的要求,需要合理的锥度来满足挠度要求,而锥度过大又会导致根径过大,既浪费材料又影响美观。稍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杆身的尺寸,稍径的取值既要满足构造要求,又要满足挠度要求。通过反复计算比较及历年的设计经验。在设计中,取值由荷载的大小决定,单回路小截面导线靠近下限进行取值,双回路、多回路、大截面导线可靠近上限取值。

(2)截面形状。常用钢管杆有环形截面和多边形截面。钢管杆的挠度与截面惯性矩成反比,在同一荷载下,钢管截面越趋于环形,挠度越小。从力学角度分析,环形截面优于多边形截面。虽然环形截面在加工上也可实现,但较多边形截面难度大,且环焊缝较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多边形截面。110kV单回路直线杆和0°~40°转角杆多采用八边形截面,双回、多回或40°~90°单回转角杆多采用十二边形截面。220kV单回路直线杆和0°~40°转角杆多采用十二边形截面,双回、多回或40°~90°单回转角杆多采用十六边形截面。

(3)杆段划分。钢管杆壁厚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需分为若干段,因受运输、镀锌和模型压制的限制,杆段长一般不超过12m。杆段太长不宜运输和加工,太短连接点太多,增加了杆重。在设计时,需要对杆段长度反复试算,使得每段杆件受力均匀,这样不但满足了安全要求,也优化出了最佳塔重。通常每段长度宜在10m左右。

2.3合理选材

钢管杆的钢材一般采用Q235、Q345两种,以上两种钢材的材料性能可满足大多数的工程条件。对于220kV大截面导线、双回路的杆身选用Q345钢时,钢管杆则较重,在挠度可控、最低温度不低于-40℃时,部分杆段可采用Q420钢,可有效降低杆重。

2.4控制杆身挠度的其他方法

由于钢管杆构件规格常由挠度控制,在计算时只能通过加大杆身尺寸来满足挠度要求。一般使用钢管杆就是因为廊道狭窄,场地有限。在遇到多回路或高电压等级时,计算出来的钢管杆根径很大,以至于施工场地不够。在钢管杆的下段使用钢管混凝土,即在杆段下部组立完成后在钢管内满浇混凝土,这样大大提高了杆身的刚度,有效地减小了杆身的挠度,从而减小了杆身尺寸。一般城区商混很方便,这种方式施工操作性很强,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

3结语

在送电线路工程中,杆塔基础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杆塔在水平荷载、垂直荷载、事故断线张力及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具有较为理想的稳定性,不发生上拔、下沉、倾覆或倾倒的现象,所以,在送电线路工程杆塔基础施工中,必须加强对于施工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并且加强施工前期、中期、后期的技术控制,从而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潘康.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杆塔基础的改型和优化[J].安徽电力.2013,30(2):50-51.

[2]郭志刚.关于送电线路设计和工程造价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1):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