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对策

李元斌

李元斌武警杭州士官学校310023

摘要随着院校教育转型和任职教育的不断推进,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汽车维修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要求。如何适应汽车维修单位的实际需要,构建起突出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和技术专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成为当前院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汽车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实现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要提高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院校在进行学校内涵建设时,针对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学员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具备精湛的汽车装备维修技能和较强的管理、组训能力,使其成为胜任岗位任职的优秀技术应用性人才。此总体目标决定了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紧贴实际任务,以任职岗位培训的方式,履行教学使命,通过院校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培训活动方案,来激发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学习热情,达到开发潜能,提高工作实践能力的目的。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把能力素质建设作为培养的着眼点,注重强化培训质量,丰富实践教学方式,下大力解决汽车装备维修和使用不精不深、整体维修能力不强等问题,培养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实践能力,包括相关学科、专业所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

1.以提升能力为根本,搭建综合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应深化汽车装备实践教学内容研究,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构建实践探索的平台,搞好课堂与实战的对接,拓宽应用转化的渠道,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1.1开展模拟训练和综合演练

广泛开展汽车维修专业模拟训练,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各种先进的模拟训练器材,模拟逼真的实际景况,创造浓厚的实战氛围,使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在近似实际的氛围中完成各种课目的训练,检验理论学习和学法研究的成果。加强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不断改进演练方法,使教学课程情况设置接近汽车维修实际状况,应用高科技维修手段,突出练素质、练技能,着力提高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技术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

1.2加强参观见学和现场(地)教学

密切关注汽车维修单位的实际需求,组织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到汽车维修单位参观实习,消化理论,掌握技能,不断提高学员的感性认识和装备组织运用能力,使其所学专业技能得到更好地实践和升华。通过现场(地)教学,为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开展新科技知识学习、新汽车装备观摩和案例教学等提供重要依托,提高学员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3建立新装备运用和科研创新实践基地

建立科研创新实践基地,配置必要的实验装备和仪器,突出汽车新装备的深训精训,以汽车新装备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检修和应急维修为培训重点,深化汽车新装备的全功能训练,切实解决理论上的疑点、技术上的难点和全功能训练上的盲点。按照开放式管理、专题式教学和自主式实验的模式,通过制定科研训练计划,坚持每年在学员中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培养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2.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

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多层次性、内容广泛性、对象多元性的特点说明,任何单一的培训方式都不能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必须针对不同班次、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和不同培训要求的汽车维修专业学员,采取分类别、分层次的灵活培训方式,体现出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抓重点,解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带动和促进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实战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1广泛实施案例式教学

为了圆满完成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教授,汽车维修专业“双师型”教师要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把汽车维修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设计制作成系统的案例教程,作为理论教材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分析讨论情境化的典型案例,引导汽车维修专业学员探究具体问题,并升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程序。汽车维修专业情境化的案例是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是多样的,要在争论中去得到结论的最优化。

2.2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

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应以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学习活动为主开展教学,通过加大课程设置的弹性,提供更便利的学习场所,来拓展学员自主学习的空间。图书馆、实验室和专业教室应当实行全日制开放,鼓励汽车维修专业学员更好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借助网络,浏览、查寻有关汽车学科和专业课程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不断强化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融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于一体,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最佳结合,达到教学内容的快速掌握。

2.3不断强化网络化教学

以信息化网络为依托,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把信息技术与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加大开发和完善以网络为主体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平台建设,实现院校教学、科研、设备、保障等的统一管理。利用多样化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教与学的交互功能,利用各种教学训练模拟系统实施模拟演练,实现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网络化,教材使用多媒体化,图书资料数字化,研究与交流自主化。

3.以教学效果为核心,强化汽车维修专业学员代职锻炼

代职是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在学习期间,参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员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代职可以使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将所学的汽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对所学汽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汽车装备管理的方法、手段进行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学习,逐步提高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代职可以分为在校代职和到汽车维修单位代职,在校代职是通过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在校期间担任模拟职务,进行岗位体验,从而提高技术管理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轮流替换,使大部分汽车维修专业学员逐步适应岗位。到汽车维修单位代职是在汽车维修专业学员进行了一定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后,根据教学安排到汽车维修单位代职学习,通过实习检验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胜任本职工作积累经验、打牢基础。在汽车维修专业学员代职期间,院校要做好科学地计划和安排,给汽车维修专业学员提供岗位,大胆使用,要重视对代职学员的检查指导,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实践证明,代职锻炼使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充分汲取实际工作经验,是汽车维修专业学员成长为优秀的汽车装备维修者与管理者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代职锻炼,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和汽车维修单位达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4).

【2】阳征伯.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6(8).

【3】尚凤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5】刘晓龙,李根安.对改进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军事,2006(4).

【6】刘鸿锋.教学艺术新论[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