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浅议讨论

罗丁

罗丁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中学718100

摘要“讨论”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语文教学中的“讨论”既有显著成效,又能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必须要选好讨论的问题、灵活把握讨论的时机及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讨论成效新理念主导作用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讨论”环节既有显著的成效,又生动活拨而不乱,从而能真正体现、正确理解贯彻执行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新精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选好讨论的问题。

选择讨论问题是讨论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讨论问题的选定需要教师从教材的内容、文章的形式和学生的质疑中选取不明确的精要的问题作为讨论的问题,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活学生思维,推动学生阅读思考的进程,增强讨论的效果。阅读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与课堂的时限性的矛盾,决定了讨论的内容要集中单一,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从教材和学生质疑中选取不明确的精要的问题作为讨论问题的原因。如果课堂上讨论的问题是学生读后已明确的问题,那就浪费了时间;如果课堂上频繁使用讨论这种方式,也势必会影响其他内容的学习。那么,教师如何选取讨论问题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抓脉络,讨论课文思路。

2、抓文眼,讨论文章内容和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紧扣文眼,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后讨论,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就会明白课文的情节、深刻的思想。

3、抓笔法,讨论文章的表达特点。

4、抓重点字、词、句及标点符号,讨论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及语言运用之妙。

二、要灵活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和火候。

即要讨论得是时候,也就是在真正需要讨论时再讨论。为此,需要教师善于揣摩学生心理,体察学生需求,熟悉教学内容、要求和目的,善于审时度势,均可看做是讨论的良好时机:

1、出现了新的语文知识,需要新的语文能力之时;

2、遇到了既是大家希望解决的又是有一定难度的语文教学范围内的问题;

3、遇到了大家都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时机一出现,教师便可当机立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仍然要善于引导并时时关注形势发展;在时间上,要做到宜短则短,切忌时间过长。

三、在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应起主导作用。

讨论问题的选取,讨论时机的把握,都需要教师的沉着机智、敏锐眼光、深厚功底、科学理念以及职业敏感。即使在讨论前,教师也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或信息,课堂上充分阅读和思考,必要时的提示点拨等等。讨论时,教师要始终发挥调控作用。如果学生讨论离题,或者在枝节问题上争执不休时,教师要及时拨正方向;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以推动讨论上层次。针对学生的表现适时收束,及时小结,或肯定,或指出优劣,或补充完整,对于一时意见难以统一的问题,留待以后继续讨论。

总之,课堂讨论要真正做到实与活,能让学生以“学习的主人”的身份积极思维,主动地输出、输入信息,形成一种积极的沸腾的学习气氛,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交互的立体思维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议“课堂讨论”》王翼建

【2】《语文新课程标准》

【3】《浅议课堂讨论的设计策略》蒋柏文张廷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