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CU护士从生手到专家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谈ICU护士从生手到专家的培养

周建蕊1孙琳1周建立

周建蕊1孙琳1周建立2

(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2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45)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ICU护士的培养过程,包括规范化的新护士培训、入科后的培训?以及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只有通过规范化的、持续性的在职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ICU护理人才。

【关键词】ICU护士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106-02

一个护理人员的成长要经历护生、新护士、专科护士、护理骨干、护理专家这一系列的过程。医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只获得工作中使用得上的10%的医学基础知识,其余90%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才能取得[1]。现代医学日新月异,护理的内容和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学校教育教的应该是方法,起得是“领进门”的作用,而一个护士具体“修行”如何,需要护士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持续的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与在职培训。

ICU护士的培养分为两个个阶段:一是新护士培训,不同的医院培训周期不同,有的医院新护士培训期为12个月,有的医院则为三年甚至五年;二是入科后的培训。

1规范化的新护士培训

通过规范化的新护士培训使新护士能迅速了解医院的历史与发展方向、医院文化、提升临床理论与操作技能、提高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新护士从心理和能力上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转换。

1.1制定规范化的新护士培训方案

1.1.1规范化的培训内容

新护士的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课程应涉及服务理念、制度职责、个人素养、法律法规、职业安全防范等方面)、临床常用操作技术培训、基础理论培训(课程应涉及常用检查前后的护理、如何正确执行医嘱、压疮的预防及护理、疼痛与舒适的护理、独立值晚的技巧、护理文书、风险防范等内容)、临床科室轮训[2]。

1.1.2规范的评估体系

定期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进行公示,名列前茅者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成绩不合格者予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予扣除一定劳务费。轮训期结束后进行转正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延期转正。

考试模式可借鉴OSCE模式设立模拟病房用以考察护士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操作原则[3]。OSCE(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测试临床实践技能的一种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方法。应试者要经历多个站点,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考试,是评价临床临床能力较全面的评估体系。

1.2新护士培养的重点

1.2.1稳定专业思想

随着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医院所招聘的护士学历层次已经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新护士的护理操作和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扎实。那么如何稳定新护士的专业思想,让新护士看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使他们感受到护理专家、护理事业距离他们并不遥远,认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精湛的技术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使其树立护理专业的价值观及职业信念,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2]。这是在新护士培训中所需要关注的。

1.2.2注重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大多数医院都以“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的一个发展方向,护理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注重科研与创新。新护士的培训课程中可适当增加文献检索、科研选题、专利申请方面的课程让新护士能从进院开始具有科研和创新的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容易寻找到创新的灵感。

1.3设立个人继续教育电子档案[4]

可借助网络平台设立个人继续教育电子档案,医院培训的讲座视频、课件、考试内容都可上传至该平台便于倒班人员学习和巩固学习。也可在线考试。护理部可对每个新护士规定必修和选修的学分,护士按要求完成。通过网络平台护理管理者和护士本人都可以了解到课程和考试的完成情况。个人继续教育电子档案可在护士以后的执业时间内持续使用,对于院外培训进修、在职学历教育及发表论文论著等其他途径获得的学分,系统也可按照设置自动生成该项学分数,在个人继续教育电子档案中累积,并根据需要生成各种所需的统计报表,便于护理管理者对年度各项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入科后的培训

通过新护士培训,新护士已完成由护生到护士的转变,可以胜任一般科室的护理工作,但是新入ICU的护士还需进行3-6个月规范化的培训才能成为ICU护士。

2.1培训内容与形式

2.1.1理论

ICU需根据科室特点制定适合本科室的新进人员培训计划涉及理论与操作仪器使用,并将ICU入职培训内容制定成《ICU入职手册》发放给新进护士。细化的规章制度、科室相关主要疾病的病理生理、术前术后护理常规、监护技术。重点难点内容制定授课计划,定期安排授课。授课教师由科室医生和高年资护士担任。

2.1.2操作培养科内1~2名技能操作的突出的护士充当示教老师有无专职带教老师?,新护士入科后统一操作示教,主要培训ICU护理工作中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常用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包括心肺复苏术、无菌吸痰技术、气道管理、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的使用,并集中进行统一模拟练习,提高其技能水平[5]。

2.1.3建立仪器操作流程

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出现报警的原因及故障的排除方法,配以简明清晰的操作流程图,制作成卡片挂在仪器上,组织学习,方便护士使用。并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学习和总结,提高护士掌握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能力[5]。

2.1.4跟班带教

临床基本理论、操作培训及常用仪器设备操作阶段结束后,由有院内或院外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进行“一对一”跟班带教,完成新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顺利承担起ICU常规护理任务,最终实现从护生到ICU护士的转变。带教老师在培训中需做到放手不放眼,避免差错的发生[5]。

2.1.5成立学习小组

ICU内可成立多个学习小组,如器官移植小组、呼吸机使用小组、CRRT小组、肺部体疗小组等,由ICU医生或高年资护士担任组长,新护士根据兴趣选择入组。组内定期举行读书报告或病例讨论。新护士加入这类小组可拓展专业视野,积累间接经验,并锻炼授课、收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Miller能力金字塔模型图,真实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才是测试者所具备的真正能力,而ICU护士在突发事件中的统筹安排能力、临场应对能力尤为重要。而在临床带教中即使是“一对一”跟班培训也很少有机会锻炼这些能力,因此可以采用OSCE培训模式来弥补[6]。将临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成教案设置情境,培训标准病人,新护士在此环境中培训可快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2上岗前考核

考核可分三部分:理论及操作考核、OSCE考核与监护病种时间达标。

2.2.1OSCE考核参照国内外ICUOSCE考核的项目制定考试内容,评估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病种时间达标

在跟班培训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循序渐进地让新护士管理病人,从管理简单病种到复杂病种,从一个患者到多个患者,由护士长或总带教统一检查患者治疗护理完成情况。新护士需完成规定病种规定时间的监护才可上岗。

三项考核达标后新护士才可单独上岗。如未达标继续接受培训至达标。可单独上岗者劳务费高于未上岗者。

上岗后的ICU护士需每年完成规定时间课程学习、读书报告会、授课、外出学习、论文发表、科室和护理部的定期考核。所有继续教育内容根据内容生成学分,可纳入个人继续教育电子档案,能够激励护士的学习欲望。

3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NurseSpecialists,CNS)的培养

CNS属于高级执业护士,是在护理的某一专科或专病领域,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有丰富临床经验,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高级护理人才。CNS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充当着临床能手、研究者、教育者、顾问和管理者的角色。ICU内CNS的培养对提高ICU监护水平、科研能力、培养专科护士、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7]。但是现在国内的CNS培训与认证制度还不完善。培养模式、师资、培养经费、认证制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参考国外经验在有研究生教育的资深护理院校建立CNS教育项目。明确我国ICU领域CNS的学位要求、职称要求、课程设置和实习要求,建立CNS资格认证体系,使我国ICU高级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结构符合现代监护要求,与日新月异的ICU发展趋势相适应。

4小结

医院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养在国内还刚刚起步,各个医院也在探索适合护理专业发展和医院实情的培养模式和认证方式。可参考台湾护理专业能力的进阶制度[8],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明确的能力要求、清晰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国家认可的认证制度,提高护士的执业能力,并可使护士能够从行政、临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晋升,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爱莉,庞肖梦,沈昭在,等.上海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01):55-59.

[2]王曙红,彭华,陈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其实施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2):60-61.

[3]李远珍,李朝品,章泾萍,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05):426-428.

[4]李红,王小芳,金爽,等.建立临床和专业成长需要的系统化护理在职培训体系[J].中华护理教育,2007(02):65-67.

[5]张萍,孙玉蓉,王伟.规范化培训教程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159-160.

[6]张艳.OSCE在ICU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2.

[7]黄津芳.ICU高级护理人才培养与发展思路[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04):25-27.

[8]嵇秀明,夏珊敏.我国台湾地区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概况及其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1(10):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