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教育策略

张财志

张财志甘肃省民乐县新天乐小学7345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据调查,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在本地留守儿童问题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父母打工无暇顾及,孩子放任自流。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监护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天天忙于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了。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能解决孩子的温饱已经不错了,至于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

2.留守儿童心理孤僻、抑郁,性格暴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线。

3.隔代教育,使孩子缺失真正的关爱。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看着,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变得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由于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4.法制观念淡薄,容易犯罪。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投资。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积极关注和扶持。农村的儿童原本就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留守下来接受隔代抚养的儿童处境则更加艰难。留守儿童的父母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地方政府,也应该给予这些儿童更多的关注。比如,可以成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科研小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问题进行调研,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教育上的补救。

2.学校可成立留守儿童之家,认真研究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对策,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建立家长联系卡,责任明确到班主任。班主任要把本班留守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学生的住址、家长的联系电话、监护人、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整理好建立成家长联系卡,经常与父母联系,介绍学生平时的情况,定期通电话家访,跟踪思想教育,一方面向这些隔代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其次要建立心理有偏差学生的档案。班主任可把学生分配到任课老师,实行导师制,让任课老师一起做此类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

3.从家庭教育角度看,家长应慎重考虑去留,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工作。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慎重地选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充分考虑到祖辈抚养和教育儿童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如果祖辈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建议父母双方留下一方,承担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任务。再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只有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才能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