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及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产科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及防范

刘颖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537600

摘要:产科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风险大的特点,孕妇在入院、分娩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在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上都有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

关键词:风险管理;产科护理;防范

1前言

产科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产科急诊多、夜诊多、病人病情变化快、周转快、技术标准要求高,是快节奏科室,它关系到母婴的安全,极易引起法律问题。从护理角度看,如何保证孕产妇安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当前产科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产科护理不安全的影响,保证孕产妇安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当前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2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而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明确护患双方责、权、利的意识还缺乏和滞后,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医疗技术具有高风险性,病人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对自己要承担的风险意识认识不够,加之新闻媒体热衷于医疗纠纷的报道,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若护士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极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医疗保险维护病人的利益,但部分病人要求赔偿额度过高,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而相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医疗保险制度仍未全面展开,生育高峰到来、营养过剩现象增多、产科病房陪护率不断上升,为产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产科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对策

3.1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安全教育

组织产科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办法》及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聘请法律顾问为护士上法制课,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2制定和完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结合产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成立产科质控小组,进行:编写了产科急症抢救预案;制作了术后注事项卡片;建立了标本交接登记本、新生儿护理登记本、差错事故登记本、胎动计数卡片;在本院陪伴制度的基础上专门修订了产科陪护制度,规定人院后要向患者介绍住院患者须知、产科陪护制度、患者及家属告知书并登记签名制度;制定了预防接种告知签字制度、胎盘去留签字制度等。

3.3制作护理标识

产科病房人员流动性大,可变因素多,因此,醒目的标识可以随时提示和帮助护士、患者、未经专业培训的陪护人员。各种警示牌、提示标识大大降低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

3.4规范与改进护理文书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医院护理记录实施三级三时段监控。三级为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时段为当时、次日晨交接班时、出院时。产科所有护理文书的正规书写,都留有备份以便查看。因产科工作变化快,处理不当会危及母子两人生命,产程记录多,发生纠纷时,家属要求立即封存病历,有时护理记录还来不及补记,对纠纷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要求助产士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产程,除抢救患者外,减少事后补记的现象。如有医护记录不符合,要及时查找原因,寻求一致。将产后和术后的一般护理记录在病历的产程记录单上,予以保存,为日后可能的医疗纠纷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建立的新生儿护理本,详细记录了对新生儿的喂养、大小便、呕吐、异常情况,包括家属的拒哺乳等。以上做法将整体护理的精髓贯穿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体化的优质服务中。

3.5加强护理风险的监控

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要加强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监控,尤其对重点对象(新护士、责任心较差的护士、实习进修人员、陪护、保洁员)、重点患者(新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治疗患者、分娩术后患者、情绪有波动的患者、新生儿)、重点时段(交接班、节假日、新护士值班、分娩手术时)、重点环节(患者管道、治疗用药、护理并发症、新生儿操作)等加强监控,做到每日四看五查一巡视。

3.6促进医护关系的配合

在产科,医护关系的配合尤为重要。因为助产士在给患者实施导乐式分娩过程中,承担大量的监护技术,可为医生诊疗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新生儿护理有着孩子小、病情变化快、母婴同室后陪护人员多且复杂、潜在的可变化因素多等特点,若医护合作不协调,会导致医生对护理信息及技术的认知有偏差,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所以必须注重医护合作关系的培养,每周一次医护共同交接班,助产士与医生每日共同查看患者,每晚医生、护士、助产士共同查房,每月一次医护安全形势分析会。护士长参加每周一次的医疗大查房和学术会,并注重平时医护关系的协调、沟通与配合。

3.7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团队精神

重视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的培训,产科护士除了熟练把握“三基”外,还要精通“三专”及产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和使用方法,定期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专科知识,接产技术,急救技能及急救仪器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重点培训考核产科危重患者的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急救技术和应急能力。鼓励和培养护士间的团队精神,相互提醒督促,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3.8处理发生的风险

随着临床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一旦发生风险,护理管理者应将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伤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制定系列措施:(1)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杜绝的措施;(2)登记报告的目的和意义及必要性;(3)近期的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4)奖惩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防范的自觉性。同时,在处理一些纠纷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如保密性、时效性、自愿性等。

4结语

作为产科护士,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行医行为,增强法律意识,敏锐细微的观察力和慎独的精神,做好每项护理工作,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9).

[2]丁力,姜安丽,叶旭春.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J].护理管理杂志,2006(11).

[3]谢新芳,徐群.细节管理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