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卫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预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宿州卫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预测

杜庆波

杜庆波(安徽宿州卫生学校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本文从老年护理的社会需求出发,多方面分析当前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预测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老年护理前景预测

一、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1%,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51年将达到4.37亿最大值。”占总人口的30%。此外,老龄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上海在1979年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2-3]。这使得老年护理成为社会卫生事业的一大难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

在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中,慢性病居于首位。1998、1999年全国老年人死因顺位前4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4]。此外,便秘、老年痴呆、老年人白内障等慢性非致死性疾病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5-7]。而对老人日常活动影响最大的前5位疾病是痴呆、失明、中风、关节炎和慢性肺部疾病[8]。

何流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得出:退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最大[9]。老年人从繁忙的工作转为退休,他们会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抑郁的情绪,表现为少言、沉默、多虑、多疑、心烦、怀旧、喜欢独处,也可能由原来的温和、沉稳变得专横、武断。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和社会支持有关。

二、市场需求

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10]。老年人患病率高,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炎等[11]。根据我国城市老年人医疗服务调查,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4.36%高得多[12]。

老年护理的需求增加,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呈现高龄化的趋势,老化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病率高、生活自理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相当部分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和自尊低下,社会支持减少健康问题导致老年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加,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小型化正在削弱,迫切需要得到社会服务事业的支持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13]。传统观念认为老年护理是尽善尽美地服侍老人直至死亡。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重新燃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年人的的独立性,训练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信心和能力使之重返家庭。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发展,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14]。家庭式养老模式日渐萎缩医院的临床医疗难以适应社会医疗需要,老年护理从社会需要而产生并逐步发展,满足基本的卫生服务。

三、办学条件

宿州卫生学校始创于1949年,是宿州市唯一被省政府批准举办卫生类学历教育的全日制省属中专学校。新建校园座落在宿州大学城,占地400亩,环境优美,景致怡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高讲40人,讲师56人,“双师型”教师27人,研究生9人,在读研究生10人。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有先进的多媒体诊断室、标准化临床技能训练室、各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教室内配有闭路电视和投影设备,建立了校园宽带网、实现了现代化教学。2004年被批准为卫生部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培训基地、宿州市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及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2005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四、前景预测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1”家庭结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从上海的老年事业发展,推测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到来,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将是我国未来很庞大的社会工程体系,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将是一支很庞大的社会岗位群体。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1世纪的老年护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了人口老化的速度及老龄人口比重与其他国家均有所不同。因此,既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老龄问题的先进经验,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应该加速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树立新型的老年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老年人的功能健康,预防致残、致病,从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等各方面分析老人的行为反应,着手进行护理,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善老年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1]殷磊.老年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249.

[2]兰丽梅,陈晓燕,欧永芳,等.糖尿病人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96-98.

[3]郭薇.对社区康复中老年康复的思考.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0):615-617.

[4]于普林,邓亚中.1998,1999年全国城乡老年人死因顺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1):69.

[5]李增金,于普林,时秋宽,等.北京市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便秘的现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1):1-2.

[6]于普林,黄魏宁,郑宏,等.我国部分城市老年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1):34-37.

[7]郑宏,于普林,洪依舒,等.我国城乡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6):446-448.

[8]吕探云,曹育玲,杨英华,等.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的调查与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18-421.

[9]何流芳.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18(1):7-8.

[10]赵婉莉.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35

[11]钟华荪,邝星驰,王育珊,等.广州城区老年人社区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46

[12]姜丹,胡亦新.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解放军护理,2005,22(4):54-55

[13]吕探云,曹育玲,杨英华,等.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的调查与护理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18.

[14]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