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化”促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六化”促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提升

摆志俊冉江云邹跃峰王文博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奎屯供电公司833200)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县级供电公司内部管理的持续优化,规范县供电企业生产及营销业务的集约化管理,本文坚持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益化、协同化的“六化”方向,查找分析影响县级供电企业健康发展因素,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人力资源,不断创新乡镇供电所运行模式,建立24小时面向客户的“业务集约、专业协同、服务高效”的新型供电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县级供电企业城区客户服务和市场应变能力。

关键词:六化;整合;创新;优化

在深入推动“三集五大”体系在县级供电企业和乡镇供电所层面高效运转的基础上,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以县级供电公司业务集约、营配末端业务融合为导向,进一步变革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专业管控垂直到底,将乡镇供电所10千伏配电网设备运维检修、故障抢修和技术改造实施管理以及10千伏业扩报装、合同管理和台区内部考核电能计量装置和用电信息采集装置装拆、周期轮换、故障处理、现场检验等实施管理统一集约至县公司本部专业部门;打造一套适用于县级供电企业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从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风险管控“五位一体”出发,在县级供电公司层面建立“一口对外”的供电服务体系;全面规范基础管理,建立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常态运行机制,整合县供电公司和乡镇供电所资源,全面激发人力资源活力,持续提升县公司供电服务能力和效率、市场竞争能力、业务管控能力和经营业绩水平。

一、乡镇供电所全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县级供电公司所辖乡镇供电所主要负责属地10千伏配网设备的运维检修及事故抢修工作,同时负责10千伏客户设备的管理及营销服务,由于乡镇供电所人员结构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整体技术力量被分散弱化。面对当前安全生产及营销优质服务的重大压力下,现有模式在业务管控、服务响应、市场开拓等多方面均暴露出诸多突出问题,遇到突发紧急和重点难点工作任务不能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制约了乡镇供电所综合业务的发展,严重影响到生产管理效率和供电优质服务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监督闭环管理有待加强。乡镇供电所仅负责辖区内低压业务,但由于新疆特有的地域分布和地理环境,县级供电企业生产营销业务集约化管理不足,从而导致在运作过程中仍然采用“运检合一,抄催合一”的管理模式,导致业务管理纵向深度不够、横向沟通不畅、基层班组执行不力、业务流程监督闭环管理缺失、业务指标和同业对标指标的提升缓慢等问题,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电网管理、人身管理、设备管理、队伍管理水平较先进县级供电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盘活存量任务繁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来,县供电公司的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通过岗位竞聘的方式调配至了公司本部,目前县供电企业职工普遍年龄结构偏大,职业技能水平和学历较低,部分职工素质提升难度较大,管理水平较内地先进县公司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职工队伍结构不能够满足县供电公司及电网发展的需要。

(三)培训质量亟待提升。受业务管理模式影响,新进员工分散安排在各乡镇供电所,导致新员工培训、实践锻炼、优势人力资源整合利用等均受到制约。同时,受新疆特殊的区情影响,新进员工分散安排在供电所,对公司员工队伍稳定等产生极大压力。

(四)生产经营基础亟待提升。乡镇供电所负责属地管理乡镇生产营销业务,技术力量的薄弱和沟通协调不畅等因素导致供电所综合业务发展较为滞后,现有模式在业务管控、市场开拓、服务响应多方面均暴露出诸多突出问题,配网运维、营销服务响应不及时、质量不高,生产类、营销类客户投诉事件频出,客户的需求和困难第一时间难得到解决的现状严重影响到乡镇供电所电网规划、生产管理效率和供电优质服务效率,县公司供电服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业务管控能力大打折扣。

二、六化构想及实施措施

要实现企业效益效率的不断提升,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不断提升,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和改革环境。县供电企业在深入推动“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的基础上,以县供电公司业务集约、营配末端业务融合为导向,进一步变革组织架构,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专业管控垂直到底,将乡镇供电所10千伏生产经营业务全部统一集约至县公司本部专业部门,持续提升县公司供电服务能力和经营业绩水平。

(一)业务“集约化”,优化县供电企业业务职能。按照“专业管理更集约、末端业务更融合、服务响应更高效”原则,建立“10千伏线路集约至县供电公司本部,10千伏台区集约至县供电公司本部,10千伏客户集约至县供电公司本部、生产服务车辆集中调度管理、备品备件集中优化配置”的“五集约”运行模式,加强核心业务及经营指标的管控,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专业管控垂直到底。通过业务“集约化”,突出“强化县供电公司本部,巩固提升乡镇供电所业务水平,打造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的目的,不断摸索创新属于奎屯公司县供电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向。

(二)机构“扁平化”,以“三定”为中心整合人力资源。按照精简高效、从严从紧的原则,统筹优化、统一规范业务集约方式和机构设置标准。坚持大班组设置方向,根据业务集约量优化人员配置,实现配网运维“网格化”驻点,在33个乡镇设置6个常驻网点,实现乡镇供电所“网格化”服务全覆盖。

(三)管理“专业化”,以“五化”为中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厘清县供电公司各层级的职责界面,按照“运检分离、抄催分离、催检合一、抄采合一”的原则构建县供电公司配网运检专业化、客户服务专业化、用户服务专业化、计量管理专业化、市场开拓专业化的“五化”管理运作模式,实现县公司专业班组对农村乡镇供电所的业务延伸和管理,促进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双提升。

(四)实施“标准化”,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一是机构设置标准化。统一县级供电公司岗位设置标准,在市公司下县公司同一岗位、同一工作内容、同一业务类别、同一层级岗位岗级设置统一,以此实现班组岗级标准化设置;二是台帐档案标准化。结合班组减负工作,统一制定县供电公司职能部门、班组(供电所)日常台账清单和模板,夯实生产经营基础档案资料;三是树立标杆班组。根据星级乡镇供电所建设评价规范标准、示范营业厅建设标准及业绩指标、同业对标等评价标准,树立标杆班组,以此建立起向标准看齐,向标准靠拢的标准化长效运作体系。

(五)管控“精益化”,优化业绩指标和同业对标指标管控体系。以提高县公司人员配置效率、优化机构设置和用工配置方式为基础,通过建立“职责到人、线路到人、台区到人、客户到人、指标到人、考核到人、收入分配到人”的“七到人”管控机制,将网格单元中的设备及用户建立责任清单,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抢修服务流程,实行专人专管工作机制,推动公司全员绩效管理,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

(六)运作“协同化”,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县级供电企业人员配置不足,业务类别较多,存在现有协同工作模式主要以一岗多责、一岗多能,一个人在业务流程中充当多重角色的情况,本应由多人协同完成的工作,现由一个人完成,形成了内在闭环,出现了中间环节无法监控,风险防控不到位的现象。通过建立县供电公司配网运维、检修分离;营销抄表、催费分离;营销催费、用检合一;营销抄表、采集合一的协同工作体系,形成监督与处理相互分离的工作模式,实现职责清晰、管理长效、资源整合、协同治理的工作长效机制。

三、结语

“三集五大”体系的高效运转,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方向更加坚定,公司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国家电网公司对提高电网驾驭能力,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对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对供电企业改革发展提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为更快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的管理需要,公司要严格按照要求加快“两个转变”,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人力资源,不断创新乡镇供电所运行模式,努力提升公司的效益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振坤,陈星莺,刘皓明,等.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实时评估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3(6):36-39

[2]汪卫华.现有配电模式下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J].继电器,2011.35(1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