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持续泵入与间断静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阿托品持续泵入与间断静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疗效比较

林英魁

林英魁(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卫生院山东淄博255400)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持续泵入与间断静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托品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采取间断静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量、症状消失时间、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以及反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用量、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阿托品持续泵入给药方式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可有效缩短阿托品化所需时间,减少用药剂量,提高治愈率,降低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临床综合疗效优于间断静脉注射给药方式。

【关键词】阿托品持续泵入间断静推急性有机磷中毒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27-02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机体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及呼吸道等途径吸收有机磷农药后迅速出现瞳孔针尖样缩小、口吐白沫等毒蕈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而及时、有效、足量应用阿托品是抢救患者的关键。传统阿托品给药方式是间断静脉推注治疗,达到阿托品化后再酌减药量维持治疗,但该用药方式存在血药浓度不稳定的缺点。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3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取阿托品持续泵入给药方式,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与采取间断静脉推注治疗的3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72例,均为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符合有机磷农药中毒标准[1],均为口服中毒。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1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49.5±11.6)岁,毒物种类:敌敌畏16例,乐果12例,甲拌磷5例,氧化乐果3例;中毒程度:中度24例,重度12例;中毒至就诊时间为15min-4h,平均(43.2±15.8)min;对照组包括男17例,女23例,年龄17-75岁,平均(52.7±13.8)岁,毒物种类:敌敌畏15例,乐果13例,甲拌磷3例,氧化乐果4例;中毒程度:中度23例,重度13例;中毒至就诊时间为18min-4.5h,平均(46.5±17.2)min。排除入院3h内死亡及治疗中途转院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毒物种类、中毒程度、中毒至就诊时间均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彻底洗胃、导泻、利尿、补液、应用氯解磷定及其他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静脉给予阿托品治疗,阿托品首剂给予10-20mg,对照组采取阿托品间断静脉推注治疗,每间隔1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5-10mg,观察组采取阿托品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20-40mg/h,两组患者均至出现阿托品化反应后再酌情调整用药剂量及速度,维持阿托品化。

1.3观察指标

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率、瞳孔等情况,以防阿托品中毒,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用量、症状消失时间、治愈率及阿托品中毒率,观察反跳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l5.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用量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用量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所需时间、

阿托品总用量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s)

组别例数阿托品化所需时间(d)阿托品总用量(mg)症状消失时间(d)

观察组362.1±0.8*85.5±8.4*3.2±2.3*

对照组364.3±1.6132.6±7.86.0±4.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比较[n(%)]

组别例数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反跳发生率

观察组3630(83.3)*6(16.7)*4(11.1)*

对照组3635(97.2)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阿托品系抗胆碱药,可有效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以及兴奋呼吸中枢等,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重要拮抗剂,其合理使用是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应遵循早期、足量、持续以及个体化的用药原则。阿托品静脉注射后4min内开始发挥作用,8min达到最大药效,18min后药效降低,1h后药效消失[2],必须定时、间断用药或持续用药,才能达到并维持阿托品化。传统阿托品给药方式是在早期静脉注射足量负荷量后采用间断静脉注射,因给药速度和消除速度均不稳定,阿托品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易导致阿托品中毒或用量不足[3],还会因突然停药或减量而发生反跳现象。

采取阿托品微量泵泵入给药方式时,由于患者早期对阿托品的耐受量较大,或者洗胃不彻底,阿托品用药应早期、足量,因此首次负荷量用药仍需采取静脉注射给药,一般在急性有机磷中毒4-6h以内采用静脉注射给药,此时体内阿托品血药浓度较稳定,且体内毒物正处于分解排泄过程,毒物再吸收速度减慢,再给予微量泵泵入持续给药,阿托品持续泵入可保证阿托品血药浓度的稳定性,完全可以满足治疗需要[4],当出现阿托品用量过大或不足需要调整用量时,只需加快或减慢泵入速度即可,操作极为方便。由于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剂量极为接近,因此临床使用阿托品时,应密切观察病情,严格区分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阿托品持续泵入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结果表明,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用量、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采取阿托品持续泵入给药方式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可有效缩短阿托品化所需时间,减少用药剂量,提高治愈率,降低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临床综合疗效优于间断静脉注射给药方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5-960.

[2]江明性.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

[3]钟志越,何岱昆,黎俊,等.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5):816-818.

[4]张雪芹,刘仙蓉,潘杨,等.间断静脉注射与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4):4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