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效果观察

郭海文樊桃梅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74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消化不良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予鞣酸蛋白酵母散剂治疗,治疗组同时佐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4%,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局部皮肤过敏、点状或片状红润、明显痒痛等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佐以常规西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

消化不良型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与病因而引起的胃肠综合征,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病,尤其好发于不满1岁的小儿,临床表现以呕吐、腹泻为主。一般该病在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需提高重视并积极诊治,否则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1]。中医穴位贴敷是一种特色疗法,近年已逐步成为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佐治手段。我院对2014年6月~2016年5月部分消化不良型腹泻患儿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制订的小儿腹泻诊断标准,主要临床症状为大便较稀或呈水样便,次数明显增多。同时经大便常规检查、乳糖检查、隐血检查、轮状病毒抗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男66例,女34例,年龄4个月~1岁,平均(6.4±1.8)个月,病程8~19d,平均(10.2±1.4)d。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个50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1岁以下者,每次半袋,每日2次;1岁以上者,每次1袋,每日2次;与糖水混合饮服或搅拌在食物中吞服。治疗组同时予自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方剂:丁香5g,吴茱萸5g,白胡椒3g,苍术20g。将中药研磨为细末并混合均匀,取药粉1~2g加凡士林调和,制成约3cm大的圆形药饼,晚间清洁脐部皮肤后将其贴敷于脐中,用医用胶带固定,次日早晨取下,每次10h左右,每日1次,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情况。同时嘱咐两组患儿食用清淡和易消化的饮食,不吃荤腥、辛辣、生冷食物,少食多餐,保证食物营养丰富。

1.3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腹泻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每日大便的次数少于3次;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性状由较稀或呈水样便变为糊状,每日大便的次数少于4次;③无效:不满足上述2点即判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94%,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见表1。两组均无明显的局部皮肤过敏、点状或片状红润、明显痒痛等不良反应。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是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病变,多为非感染性腹泻,通常与小儿饮食不恰当、胃肠道发育不成熟、神经—循环—内分泌系统不成熟或体质等因素有关[3]。该病患儿由于腹泻可导致营养物质吸收差,以及机体消耗增多,长此以往则十分容易使患儿的体重减轻,形容憔悴以及头发枯黄等,不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而且还可能导致小儿生长发育不良。因此需要积极治疗,一旦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对患儿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为液体疗法、抗感染、饮食疗法及对症治疗等西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病变部位主要是脾胃,病机主要是湿性脾虚。脾主运化精微,胃主腐熟水谷,一旦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胃中食物水谷不化,精微不布,从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水湿合污下行,最终引发腹泻。因此治疗的关键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4]。本组方中的丁香具有温中降逆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白胡椒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诸药配伍,能够起到很好的和胃健脾、温中燥湿、固肠止泻的效果。

中药贴敷是一种将中药贴敷在人体表穴的中药外治法,其中的机制是药物通过通过穴位渗透作用而顺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能够激发全身的经气,沟通表里,调节脏腑,调整阴阳,从而发挥治愈疾病的作用。肚脐即神阙穴,是冲任经气汇聚的部位,联络着机体内的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由于脐部的皮下脂肪较薄,其下分布有动静脉以及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在这个部位进行穴位刺激,十分有利于促进药物的局部吸收。药物吸收后能够输布全身,对于经络的疏通与气血的运行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最终达到疾病治愈的目的。另外,在中药穴位贴敷的过程中,需注意患儿局部皮肤情况,如出现轻微的发红、微痒、烧灼感等反应时,需暂时停用,待局部症状消失后可继续使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而要是皮肤点状或片状红润、不耐受的痒痛以及过敏等,则要停止用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70%,说明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要较单纯西医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佐以常规西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兰芳.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117-119.

[2]陈慧华.穴位贴敷佐治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海南医学,2013,24(17):2633-2634.

[3]黄雨良.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7):81-82.

[4]牛俊岩,张敬华,王艳芳等.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继发症状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4,49(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