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造林提升质量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规划造林提升质量的措施

李春雷

李春雷(加格达奇林业局资源营林验收队,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

摘要:规划造林的目的就是实现环境的“生态化”,有针对性解决本地区生态问题,从防沙治沙、防治水土流,改造人居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本文对规划造林的必要性、规划造林种存在的问题及提升造林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规划造林;问题;措施

前言

提高造林绿化质量要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创新多元化的造林绿化机制,既要普遍宣传发动,深化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展开,有方案有步骤地推进身边增绿活动;又要有经济规划,深化推进林权制度革新,充沛调动广大农民和各个社会主体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提高造林绿化质量要尊重自然规律,增强科技支撑。坚持适地适树,改善树种结构。坚持量体裁衣,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充分发扬自然力对森林植被的修复作用,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效,从源头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坚持精细作业,合理整地、施肥,努力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管率。

1规划造林的必要性

造林规划设计不仅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还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林业生产计划和经营目的,选择最优的造林规划设计方案,做到在满足一定经济、计划、物质等方面的条件下,合理利用林地,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自然生产力,充分发挥人工林的生产效益。为了提高营造林工程质量和效益,遵循设计先行的原则,造林工程在实施中还应做到提前整地,选用良种壮苗,科学混交,有序施工;造林作业设计要体现林农意愿,优先安排经济树种,与林农利益相结合;造林项目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按批准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实行造林项目设计质量负责制,加大培训力度,真正把设计指导施工落到实处;推行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制,也是保证营造林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2规划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是开发主体在设计、决策、实施和选用技术措施等方面没做到统盘思考,并顾及久远,从而出现了片面性、复杂化的短期行为。

2.2造林方案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由于受单纯的义务观念影响,以为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义务就是好干部。造林只求数量,在不具有完成义务的条件下,为了政绩,硬压义务,随意改动造林方案和无视质量的作法时有发作。造林方案失去了作用,这是影响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3种苗消费方面的问题。在种苗消费中,由于主要造林树种的劣种壮苗技术和资源储藏较少,难以完全满足造林的要求。在壮苗培育方面,主要采用山地暂时苗圃育苗造林,育苗技术相对落后。此外,由于有关部门缺乏对种苗的管理,不注重劣种壮苗,有种就用,有苗就栽,甚至长途调苗,招致造林成活率不高,林木生长不良,林分分化大,病虫害严重。

2.4造林密度方面的问题。林业生产从运营目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思考,主要对造林初植密度停止合理控制,不倡议密植和间伐。初植密渡过大,不只添加了造林的苗木、整地和栽植等费用,而且招致林分郁闭提早,并添加了间伐作业。

2.5栽培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整地中存在不实施预整地,而是采取边整地边造林的做法,这就失掉了整地的真正目的。没有依照立地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点合理确定整地规格,整地的投入过大,增大了没必要的投资。栽植中没有依据当年的气候状况选择栽植时节,错过了栽植良机。

2.6环境维护方面的问题。在传统的造林中,人们习惯地以为造林就是维护环境。但是,在造林的进程中,假设措施不当同样会招致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如全砍炼山、在大于25°的山地停止全垦整地和施用高残留的农药等。因此,对整个造林进程进行管理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之一。

2.7验收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大少数造林工程的验收是在造林完毕后停止,属于预先反省,验收的结果难以与资金拨付挂钩。而国外林业的反省是在各个造林的工序中停止,制定有具体的奖惩措施,反省结果与奖惩挂钩。

3规划造林提升造林质量的措施

3.1立地控制。推行运用社区林业评价,遵照“自下而上”的规划,使设计可以充分地表现造林地域的特点和农户的志愿,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

3.2遗传控制。凡造林用种必需具有供种单位出据的证实,包括种子产地、林木种子检验证、植物检疫证和种子调运单。造林用种必需是经过遗传改良或优秀种源区的优秀林分、优秀母树林上采集的种子。种子收获质量必需到达Ⅱ级以上。对造林用苗木,首先,苗木要强健,即苗木的高度、根径粗度和根系结构比例合理,且键康无病虫害。其次苗木要平均,虽是级苗木,但苗木的高度和直径应基本一致。此外,还要把好关。苗圃地要选在阴凉、背风和水土条件好的地方,还要留意病虫害。依据不同树种的特性进行浸种和催芽。整地深度在20cm以上,耙碎压实表土。严格依照种子发芽率计算收获量,保证苗木的合理营养空间。松树育苗每袋控制在2粒以内,做到区分种子大小收获。如若苗圃土壤中含有自然菌根菌,在运用杀虫剂时需要有所选择。苗木出圃时要有专人负责,出圃苗木一定要是级苗木。裸根苗运输前要蘸根,捆包。运输工具要适宜苗木放置,防止机械损伤苗木。运输时间最好选择早、晚或阴雨天,以防苗木脱水。抓好中心苗圃的树立,以点带面。育苗人员要经培训合格才可承担育苗任务。县级林业部门必需与中心苗圃签署育苗委托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培育苗木的树种、种源及其数量;苗木的供应对象;苗木的质量规范;苗圃管理的技术操作要求和苗木的价钱等。实行“定点供种、定点育苗和定向供苗”。

3.3方案控制。方案控制包括对造林抚育、科研推行、环境维护、物资推销以及资金的运用停止片面的方案管理,并严格控制超方案造林,突出制定方案的必要性。

3.4密度控制。从运营目的、树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合理确定造林的初植密度。

3.5栽培控制。实施预整地,整地规格必需严厉依照作业设计的要求进行,适时选择栽植时节,依据当年的气候特点和小地形状况,尽量提早造林,早出效益;造林中严格执行各项造林技术规程,改良栽植工具,保证栽植质量;造林单位和团体每年都要依据树木生物学特性,适时停止松土、锄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间伐等抚育任务,力争幼林早日成林、成材。

3.6环境控制。造林中,注重环境维护是造林进入迷信化、文明化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因此,环境维护要贯串于造林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在清林、整地、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方面制定契合国际环保规范的“环境维护规程”,增强环保样地的监测,准确把握立地条件变化和水土流失变化状况。

3.7人员控制。高度注重行业质量标准、管理工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由其是对以上六个方面的管理和对技术人员以及广大造林群众的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造林。建立不同运营方式的种苗公司、营建林公司和造林质量监理公司,逐步实现营林专业化,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保证造林工程质量和效益。

结语

规划造林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上级造林精神,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现代造林绿化工作新体系,创新发展模式。争取实现“生态化、景观化、产业化、集约化”的规划造林目标。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把本林区建设的更好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