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安全管理措施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矿山机电安全管理措施浅析

陶乃飞

陶乃飞

水矿集团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中井煤矿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多因素、多环节、错综复杂的特点。因受矿山生产环境特殊性的影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更高、更严格。根据全国煤矿事故调查资料显示:在煤矿频发的事故中,机电安全管理不到位诱发的事故概率占78%。因此作为煤矿管理和技术人员当前必须查找煤矿当前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纰漏,并认真研究、对其采用应对的方式和策略。目前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文主要分析了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矿山安全;机电管理;存在问题;相关措施

前言

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监控已成为改善矿山生产环境过程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的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电气和机械设备也变得十分重要,只有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基于这个原因,非常有必要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的地面主机选择最为简单,只要配置功能较为全面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工控机即可。而在选择井下分站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矿井安全规程”要求结合井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井下分站需要在瓦斯超限时正常工作的同时要隔断其他矿山机电设备电源,防止运转时产生火花导致爆炸。因此,可以选择适用范围较广的本安型分站,不仅能够在瓦斯超限的情况下正常监控,相比于隔爆型分站成本更低。另外,通信方式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矿井采用的都是总线型系统,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不同传感器区域的双向信息传递。当然,现场总线常采用统一的协议标准,能够同时接入不同厂家的矿山机电设备,能够使不同的设备相互访问,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动化。

1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一些矿井机电管理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不具备系统的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紧凭经验进行。机电部门的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而上岗,理论知识严重不足,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用电管理制度不能严格遵守,带电作业,带电搬迁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

1.2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

一些矿井尽管设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多为兼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管理、设备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不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进行,达标率不高。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

1.3机电设备隐患较多

因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煤炭的需求要增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有些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期服役,从而加速了设备的老化。有的矿井为了赶产,不能保证主副井2h的停产检修时间。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不能按规定定期校验。致使井下电气设备未按规定做电气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电气设备失爆现象时有发生。

1.4机电培训缺乏针对性

尽管小型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造成培训与实际偏差太大。有些设备已经全部更新、改造,但培训的内容仍然还是改造前的设备,造成培训脱离实际,失去了培训的意义。

2解决矿山机电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案

2.1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来管理和维护;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不能发挥其应有效力。对于机电管理人员来说应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把握住工作主动权。对于煤矿企业相关部门首先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通过建立各种竞争奖励机制来引导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教育,灌输式的安全教育模式,将过去那种“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其次选拔一批肯吃苦、素质高的人员担任一定的技术职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最后培养一批技术骨干,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为保证矿山机电安全做好软件上的准备。

2.2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矿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相关工作。首先要加强煤矿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微机管理,实现对不同生产现场的设备状态及分布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并对设备购置、检修、维护、零备件配置等业务过程准确记录在案并跟踪控制,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使设备满足生产需要,从而降低矿山整体运行的成本。加强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其次应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最后要建立机电设备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设备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工程。在思想上追求卓越,永不满足,从而推动机电设备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升级。

2.3加大机电设备管理及检修力度

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机电设备的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搬迁转移手续,并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同时掌握设备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各矿还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制,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备齐全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切实做好设备综合化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设备管理的制度化、正常化和规范化。

2.4加强技术培训工作

要做好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工作。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诱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采用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论

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永恒主题,多年的实践证明,煤矿事故大多是由机电设备的故障引起的。因此煤矿的设备管理工作,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山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以标准化工作统揽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这样才能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单风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03.

[3]周祖城.管理与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