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基层单位信访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化解基层单位信访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于峻蘅1董雪2

1.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辽宁营口115000;2.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辽宁鞍山11400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法避免的就是社会矛盾,这给信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面临着新的信访问题逐渐复杂,很难将其解决。所以,信访工作也逐渐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尽管我国的民族制度在逐渐完善,但是在现实的信访过程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对基层单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层;信访;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出了要求,明确了信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已经到来,这为国有企业的信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好信访群众提出的要求、化解社会矛盾,保证国有企业的信访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矛盾的变化,是当前国有企业信访工作中的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企业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强化“三支队伍”的思想建设,将“三支队伍”转化为能够胜任国有企业信访工作的力量,使基层单位的信访难题得到化解,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1、当前基层信访工作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

一是从区域来看,自然资源信访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信访多于城镇,尤其是城乡接合部涉地信访问题逐年增加,旧城拆迁改造区域集访群访数量不断增加。二是从内容来看,涉及违法用地和破坏耕地的上访案件仍然居高不下,占据信访案件的主要部分;不动产统一登记信访问题逐渐增多,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复杂,处理难度较大。三是从时间来看,基层村委会(社区)换届前后成为信访高发期;征地、拆迁期间是集访、群访的易发阶段。四是从处置难易程度来看,单纯土地纠纷、违法用地等问题查处相对较容易,群众比较满意;若土地问题与拆迁改造、补偿安置、家庭矛盾等问题交叉,处置难度加大。五是从形态来看,群体性上访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在出现的矛盾纠纷中,往往是群众利益一致,要求相似的问题,容易形成群体性纠纷。六是从影响力来看,部分群众认为通过信访解决问题成本低、社会影响大、冲击力强,能够达到“快速”解决自身问题的目的。

2、基层信访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对信访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没有对信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对于推动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没有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更没有对信访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基层信访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对信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要有做好信访工作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进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信访内容日趋复杂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企业人员下岗转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发大量社会问题;推进城镇化、工业化,造成工业用地、城市用地需求急剧增加,而导致的农村征地、城市拆迁、棚户区改造回迁不及时;社会管理工作不到位,以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保健品的传销、大病职业病,假疫苗受害者等信访问题增多。从内容上看,群众的信访诉求涉及公用、住建、人社、工信、国土、交通、环保、民政、卫生、教育、法院等所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部门和领域。主要包括:征地补偿不到位或不合理,拖欠工资、医患纠纷、环境保护、水库淹地、民师解聘、企业军转干部待遇、退役士兵安置,甚至停电跑水、冬季供热不达标,供水供电不正常、下水堵塞等。

2.3基层法律普及率不高

基层群众的法律普及率不高。这类信访人主要集中在基层,以中老年人为主,普遍存在法治观念淡薄,喜欢通过找政府反映问题来解决诉求。有些信访案件甚至还没有进入法律诉讼程序,或者已经接到了有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口头、或法律文书的告之形式后,当事人仍不愿意使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保护利益诉求,而非要采取上访的方式寻求解决诉求。导致很多原本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的问题,非要上访,能够正常信访的问题,一定要越级上访,很多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从而使信访工作的难度加大。

2.4个别基层政府部门科学决策能力不强

有些地方基层领导缺乏科学决策意识。在制定政策时,存在会议随意化,决策往往通过各式各样的会议作出。在调研环节存在不够深入,样本不够广泛,导致一些政策严重的脱离了实际情况。有的没有开展社会风险评估,致使政策出台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甚至是激化某些社会矛盾,给群众带来了诸多不便,是造成了信访人员增多的一个因素。

3、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对策

3.1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调整并完善各部门之间的调解功能,切实落实初访责任。建立健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和信访处置奖励制度。完善全国信访报警互联网系统和有关信访机关(部门)访情互通的机制。对同一信访人,同一信访事项已经终结,特别是多次、跨级上访的案件及时预警不再接访。要建立与机关效能机制联动机制,增强信访督查督办工作绩效。要建立党政部门专项督查工作机制,对信访工作绩效不佳的单位进行督查通报,有利于提高一次性办结率。

3.2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为了有效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相关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与支持基层信访工作,要明确第一责任人是单位主要领导、具体责任人是分管领导等具体事项。为全面协调整个单位的维稳工作,相关单位应成立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建立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重大影响事件责任人的责任。此外,为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相关单位要加强责任制度建设,促使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为协调好各部门工作,提升信访质量,相关领导必须要做好监督工作。

3.3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信访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健全完善信访诚信体系,将信访人违规失信行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联合惩戒。对信访事项已有处理结论,合理诉求已得到解决,信访人对处理意见明确表示满意并签订了信用承诺书,但其仍然就同一信访事项多次越级者,列入信访失信黑名单。对信访工作出现的少数所谓的“信访油子”“信访专业户”“缠访户”等教育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及有关精神,积极广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3.4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群众从信访干部处理信访问题的作风中,看到的是党风、政风、领导干部的作风。信访干部作风好,可以拉近党与群众的距离,理顺上访群众情绪。因此,信访部门要深入开展信访干部思想作风转变建设工作,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接访处访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信访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即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群众无理诉求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信访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具体情况与区域特点,对本地区基层信访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现有信访工作模式,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效率,有助于保障基层稳定,进而推动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磊.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信访维稳工作[J].才智,2015(1):3.

[2]张贤明.浅谈基层政府部门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7,(01):187-188.

[3]宋少燕.浅谈做好基层农村的信访工作[J].新西部(理论版),2017,(08):76-77.

[4]郑绍军.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17,(0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