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应对产能过剩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日本应对产能过剩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邢宝星

邢宝星

山东财政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

摘要:当前,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这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普遍经历过的问题。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都先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时期,以各自策略有效地化解了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问题,其中日本经验做法比较典型。本文对日本应对产能过剩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能过剩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C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1x(2010)03

一、日本应对产能过剩的历史经验

二战以来,日本在经济恢复性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产能过剩周期和危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主要通过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从1946年的10%左右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38.8%。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启动内需来化解产能过剩危机。适时调整产业政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消化过剩产能,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入了“最低工资制”,扩展了社会保障,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等,启动内需成为消化产能的重要渠道;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大规模海外投资,将国内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借势日元升值,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泡沫经济破裂后,提出了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知识密集产业。

(一)第一阶段: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面对战后国内需求疲软的现状,日本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重点是煤炭、钢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在此期间,推行了以增进本国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贸易保护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对外征收结构性关税,严格限制化学、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及机械等产品的进口;对内则采取鼓励出口的优惠融资制度,实施出口振兴税收制度和出口保险制度,积极协助日本重化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日本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高度依赖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对国际市场冲击较大,很快形成了大量贸易摩擦和争端,产能过剩问题暴露。

(二)第二阶段: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启动内需来化解产能过剩危机

1.适时调整产业政策。50年代后期,日本将产业政策对象从基础产业逐步转向了新兴和成长型产业,从原材料工业转向了加工工业,其重点扶植的产业包括合成纤维、石油化学、机械、电子业等。具体做法是:通过日本开发银行等提供特别贷款给予长期资金支持;在重点产业实行特别折旧制度;对重点产业技术设备进口实行免税支持;促进生产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建立等。

2.把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1963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一是旨在建立新产业体制和进行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产业改组,建立产业组织新秩序。二是调整设备投资政策。为防止生产能力过剩,政府对钢铁、合成纤维、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纸浆等产业的设备投资进行了干预,规定了起点、规模等设备投资政策。三是继续推行产业扶持政策。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产业和核能发电业)专门采取措施予以扶持。

3.提高低收入者收入。20世纪60-70年代,日本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倍增计划确定按地区和产业不同,将日本全体劳动人口分为若干集团,每个集团统一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同时,日本池田内阁1961年制定《农业基本法》,增加农业劳动人口收入,使其生活水平与从事其他产业劳动者处于同一水平。此外,日本政府还设计实行了“逆向剪刀差”机制。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日本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步缩小。这项政策引发了日本国内的一场消费革命,过去以出口为主的日本制造企业也开始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倍增计划出台后,日本政府着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961年4月,日本正式实施《国民年金法》,实现了全民保险。1963年7月,日本颁布《老人福利法》,推行养老社会化,保障老年人经济和医疗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并对老年人应享受的服务内容以及各级政府、社会和企业等扮演的角色作了明确规定。

(三)第三阶段: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国内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积极向海外扩张,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等制造产业转移到海外,限制原材料工业发展,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强进口能力。

自1985年下半年开始,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日本政府于1986年5月发表了“面向21世纪产业社会长期设想”,提出以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和对内实现“知识融合化”作为产业结构的新发展方向。具体措施一是刺激国内需求,推进“内需扩大主导型”战略;二是鼓励对外投资;三是充实社会公共投资,提高国民福利水平。日本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其中主要是生产向海外转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佳生产,形成国际生产网络。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对亚洲“四小”(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东亚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

(四)第四阶段:制定“科学领先、技术救国”方针,建设知识密集产业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再次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1995年10月,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基本问题分委会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思路》的报告,提出了“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知识密集产业。指出日本应开发新的产业领域,现有产业应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放宽规制,促进竞争,改革有关的企业制度。1998年通产省推出了《经济结构改革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尽快创造新产业。

二、我国的产能过剩历程及化解措施

(一)第一阶段:1996-1999年,出现产品积压,工业企业开工严重不足

据统计,1996年末全国28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有4成处于闲置状态。国家统计局1998年对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普查,多数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但随着我国1998年住房改革产生巨大的需求和2001年加入WTO,出口需求扩张和国内强劲的房地产投资需求吸纳了大量过剩产能,产能过剩问题暂时得到缓和。

(二)第二阶段:2005年至今,新一轮产能过剩问题凸现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5年底有11个行业产能过剩,其中钢铁、电解铝、汽车等行业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等行业也潜藏着产能过剩问题。进入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国产能过剩矛盾变得更加尖锐。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若干意见》指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以及风电设备等行业产能过剩较为明显;并及时出台了钢铁等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推动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对策措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产业发展总体向好。

三、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一)对产能过剩行业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

一是要坚持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集中配置到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

二是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对多晶硅及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加强引导,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

(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并购和重组等压缩生产能力

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充分利用当前市场机制,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下,联合重组。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鼓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跨区域战略性重组,推动其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三)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尽快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坚决防止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项目安排必须符合相关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促进节能减排。

(四)扩大需求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消费增长

从长期看,解决产能过剩必须依靠扩大国内需求;同时,也要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转变出口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等方式促进出口的增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从经济政策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共同开发。

(五)建立产能利用情况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市场投资预期

加强行业产能及开工率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作者简介:邢宝星,山东济宁人,1970年出生,山东财政学院2008级工商管理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高级工程师。